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现代时刊

夏季稻田管护忙 农技护航保丰收

发布时间:2025-07-17 21:43:56  来源:中安在线  

  当前正值水稻夏季管护关键阶段,强降水、高温、高湿等环境给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连日来,怀宁县高河镇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种植户们则依托科技手段开展水稻施肥、灌溉、防病虫等田间管护工作,共同为秋粮丰收筑牢根基。

  在该镇南圩,千余亩再生稻正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持续35—37℃的高温对其生长构成潜在影响。农技人员为此加大了技术指导频次,针对再生稻特性指导农户做好水肥管理。“处于孕穗至抽穗扬花期的稻田间一定要灌深水,保持5—8厘米水层,以降低穗层温度,防范高温影响。”高河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张国彬边拨开稻丛查看孕穗情况边介绍道,“同时根据苗情追施穗粒肥,每亩施尿素3—5公斤、氯化钾3—5公斤,增强植株抗逆能力,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夯实大面积水稻高产丰收基础。”

  与此同时,全镇3.4万亩一季稻处于分蘖盛期至拔节期,这一产量形成关键期对养分需求极高,病虫害也极易发生。农技人员为精准掌握水稻生长动态,以往每周一次的监测如今加密至每两三天一次。农技人员通过实地观察,针对性提醒种植户及时施用拔节肥,满足水稻生长养分需求,同时加强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防控,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尽管天热,但农技专家三天两头往田间跑,指导我们一点也不放松,在农技员的指导下,我们确确实实得到了实惠。”新建村种植大户方精松说。

  高温天气下,种植户们的管护热情丝毫不减,有的在操纵无人机施肥打药、有的在抽水灌溉、有的在清除稗草;农技人员则穿梭于田间,结合一季稻监测数据和再生稻生长特点“把脉开方”,“面对面指导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农技员与种植户同频共振的身影成为烈日下田野间动人的风景。

  近年来,该镇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生产政治责任,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充分发挥农技人员力量,包村联户提供保姆式服务,实现技术“入田到户”,不断提升种植户科学种田水平,保障水稻稳产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戴舒笙)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