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现代时刊

红火艳椒映照村民笑脸

发布时间:2025-07-22 17:37:37  来源:中安在线  

  岚杆湖畔,天气晴好,望江县凉泉乡团山村村民王兰娟戴着斗笠蹲在地头,抹了把额头的汗珠说:“这茬辣椒长得旺,一天能摘百来斤。”在她身后绵延的辣椒田里,村民们正弯腰劳作,手指翻飞间,辣椒就如红玛瑙般滚进胶桶,装进麻袋。

  考察定路,椒带来增收希望。半年前,这里还是七零八落的撂荒地,而现在,团山村用一把钥匙打开了传统农业村的产业转型之门。转折的钥匙,正握在乡党委与团山村“两委”的合力之中,团山村多次前往周边地区考察,并邀请乡农技专家何东海实地指导踏田“号脉”,因地制宜筛选产业项目,最终确定了抗病性强、市场销路好的艳椒。撂荒的土地被唤醒,沉睡的资源重获新生,破局之路由此打开。

  稳扎稳打,订单引领产业“链条”。全村上下齐心协力,按照科学的种植规范推进标准化基地建设,流转岚杆湖畔肥沃土地,连缀成150亩生机盎然的“红色版图”,投入28万元进行优种引进、肥料购买、滴灌管网铺设等。团山村“两委”深谋远虑,在种植之初就定下“先找市场后下种”的金规玉律。企业不仅承诺包销全部合格产品,还明确规定了最低收购价。这一纸合同,是团山村抵御市场风险的关键一步,承载着全村人火辣辣的增收期盼,看得见的收益保障,让团山村乡亲吃下“定心丸”。

  逆势突围,底气来源集体经济。日头正好,团山村党总支书记徐劲松站在挂着“团山村辣椒种植基地”的标牌前,声音里带着泥土的厚重:“乡亲们!我们就是要用好集体这棵‘大树’来搭台,种辣椒绝不只是填块地、收点果。咱们心里得明白,一颗小辣椒要当成大事业去干。”这番话如锤敲打,砸碎了众人的心头重石。团山村通过整合土地资源、统一市场对接、组织群众参与,用一整套做法,让集体经济的池水“活”起来了,让村集体经济完成逆势突围。

  实事惠民,辣椒凝聚致富之火。在标准化种植区内,滴灌管网滋养着每一株红艳艳的“希望”。这抹红,化作了村民嘴角的笑意与口袋里的实惠。村民既是劳动者也是受益者,采摘用工一百余人,采摘费每亩2300元,实实在在地落入了村民的钱包。椒叶蔽日、椒果滚烫,土地被重新定义成了“生金地”,一颗颗娇小的艳椒,托起了团山村集体经济的盛夏。当农业资源与集体组织在智慧决策下紧密融合,寻常村落也燃烧出火红的希望。

  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正是一簇不灭的火把。“艳椒这把火,是乡村振兴的开路火。”该乡党委委员张之语说道,对着这片升腾着辣椒辛香的土地,他的目光穿透田野,字字铿锵:“产业振兴绝无捷径,丰收仅是起点,产业兴农才是长远之道。下一步,团山村要精益求精,让红火的日子久久持续。”(虞淑慧)

(正文已结束)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