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现代时刊

巡回培训,点燃基层法治“星火”

发布时间:2025-07-22 20:00:52  来源:中安在线  

  在宿松县,一场覆盖全县23个乡镇(街道)的“法治赋能”惠民行动正掀起热潮。今年5月以来,宿松县司法局联合县人民法院创新启动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巡回培训,通过“送法下乡”“送教上门”“精准滴灌”模式,已累计举办10场专场培训,覆盖超1000名基层调解骨干,预计全年培训将突破2000人次。

  全域覆盖,从“进城培训”到“送法上门”。“过去参加培训要跑县城,现在专家直接到乡里授课,连司法确认申请书模板都准备好了。”佐坝乡调解员老汪在参加完第六站培训后感慨道。针对以往集中培训参训率低、学习碎片化等问题,宿松县打破传统集中培训模式,将课堂搬到山区、湖区、洲区等乡镇一线,建立起“巡回培训+随时指导+线上交流”机制,实现法治资源精准下沉。

  宿松县人民法院院长方热烈介绍,此次培训重点围绕调解实务、司法确认、常见纠纷审查与处理等基层急需的法律知识,专门编制了涵盖调解流程、文书模板等内容的《人民调解指导手册》,为调解员提供“工具箱”式支持。

  三维赋能,从“专业团队”到“本土专家”。宿松县创新组建“法官+律师+司法所长+资深调解员”复合型讲师团,通过“专业授课+案例拆解+实战演练”三维模式,将晦涩法条转化为接地气的调解艺术。

  宿松县人民法院副院长金利平是讲师团的核心成员。她以“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为引,结合民间借贷、人身损害等典型案例,详解司法确认程序的强制执行力价值。“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后,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这解决了调解成果‘落地难’的痛点。”金利平的讲解让参训者豁然开朗。

  “婚姻家庭纠纷要‘情、理、法’三线并进,先共情再析法。”宿松县律师协会副会长高治友以“共情沟通法”破解基层高频矛盾,引发热烈讨论。本土调解专家石金学的经验分享则充满“泥土气”,他带来的“乡贤调解法”,为化解山林权属、邻里纠纷提供了乡土智慧。

  闭环管理,从“培训热”到“治理实”。培训的最终目标是转化为治理效能。“我们建立了全流程跟踪问效机制,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宿松县司法局局长黄威说。

  23个司法所提前摸排矛盾纠纷类型,征集培训需求,定制“民间借贷纠纷”“彩礼返还”“人身损害赔偿”等专题课程。《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巡回培训意见反馈表》的填写和收集,有效验证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同时,根据反馈意见,动态优化培训内容。

  基于前期征集的“问题导向”和效果跟踪的“薄弱环节”,巡回培训注重通过实地跟案、现场答疑、案例研讨等方式开展调解实操指导。通过闭环机制,巡回培训不再是“一次性输送知识”,而是持续跟进、动态优化、常态指导的过程,最终实现以培训促提升、以指导强实战的目标。

  从六尺巷的古老智慧到“巡回培训”的现代实践,当专业法律力量与乡土智慧持续碰撞,这场覆盖千人的“法治播种”惠民举措,不仅培育出一支“带不走的调解队”,更探索出“多元共治”的宿松路径。随着培训向其他11个乡镇延伸,“小事不出村”的治理愿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