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太湖县刘畈乡立足“红色热土、生态福地”的独特优势,以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文化振兴为引擎,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互促共进的乡村振兴新路。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文旅业态,实现了环境美、文化兴、产业旺的良性循环,让革命老区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如今,一幅“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在这片红色沃土上徐徐展开。
坚持生态立乡战略,以问题整改为抓手,高效完成省级环保督察问题和图斑整改任务。该乡实施“增绿提质”工程,2024年以来,高质量完成人工造林和改造油茶低产林,创新开展“摇钱树”栽植行动,累计种植超1万余株。创新环境治理模式,打造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户14户,实现垃圾清运2900余吨、无害化处理2500余吨,处理率不断提升。全面推行“双长制”管理,构建起森林防火、秸秆禁烧、河道治理的立体化生态保护网,实现生态筑基绿色发展新局面。
深挖红色文化富矿,打造精品红色教育基地。该乡积极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对邓小平居所、刘伯承司令部等5处革命旧址实施保护性修缮,按照还原历史风貌,高标准完成场景复原和文物布展工作。新建红军步道360米,串联起沿线红色景点,形成“重走革命路”的沉浸式体验线路。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成功入选省级类博物馆名录,配套建设游客中心、红色书屋等设施,年接待游客突破5.5万人次,接待率较上年明显提高。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摄制的《红色烙印》专题片在央视《国家记忆》栏目播出;原创微视频《一升米,一斗情》以“小故事”诠释“大情怀”,荣获全省微党课竞赛二等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旧址保护+布展提升+文创开发”模式,推动红色资源向文化IP转化,开发红色主题文创产品,不断带动周边村民在家附近就能就业。
构建多元化文化供给体系,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矩阵。该乡创新推出“四季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和美乡村”篮球联赛,全乡7个行政村组队参赛,吸引周边村庄群众到现场观赛,实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开展村级年轻干部能力大比武活动,通过“理论测试+实务演练”方式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创新“文化+民生”融合模式,联合人社部门打造养老保险主题文化节,以文艺演出、政策宣讲等形式服务群众。近年来,刘畈乡成功获评安庆市三级公共文化空间,通过新建乡村大舞台和文化广场,实现有场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全年开展“送戏下乡”、红色电影展映等文化惠民活动场次不断提升,惠及全乡辖区群众,真正实现优质文化资源“沉下去”、群众幸福感“提上来”。
下一步,该乡将继续坚持“生态立乡、文化兴乡、产业强乡”的发展思路,强化红色引领,加快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发挥市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带动作用,依托太蕲高速刘畈互通出口建设契机,发展山水生态游、文化研学游、民宿体验游,串联旅游景点,让生态红利更好转化为发展动能。通过持续做好“红绿融合”这篇大文章,奋力谱写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吴启义)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