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岳西县巍岭乡成功化解了一场持续十几年的邻里矛盾,为乡村环境整治扫清障碍的同时,让“和美”理念在乡村治理中落地生根,为和美乡村建设增添动力。
矛盾的焦点聚焦在巍岭乡杨河村燕屋组的两户村民之间。多年来,因宅基地划分、房屋建设等问题,两户人家积怨渐深。情绪的对立延伸到生活环境中,他们在房前屋后随意搭建无功能建筑,各类杂物乱堆乱放。这些行为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公共空间,更严重破坏了乡村的整体风貌,成为村里环境整治工作的“拦路虎”。
群众的急难愁盼,是乡村治理的发力点。巍岭乡包点领导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主动介入调解,带领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调解中始终坚持“换位思考”原则,引导双方回忆早年邻里互助的往事,帮助他们放下长期积累的成见。同时,细致讲解环境整治的好处,耐心宣传拆除无功能建筑、清理乱堆乱放,最终会惠及每一户村民的生活。
经过多轮耐心调解,该乡结合宅基地政策、村规民约及双方诉求,量身定制了一套公平合理的解决办法,即重新丈量划定宅基地界限,保障双方合法权益的同时守住公共空间底线;拆除影响公共安全和风貌的无功能建筑,统一清理乱堆乱放物品;同步规划公共活动区域,让闲置空间成为村民共享的“小广场”。这套兼顾情理与法规的方案得到两户村民认可。随着无功能建筑拆除、杂物清理,燕屋组公共空间变得开阔,邻里关系也得以缓和。
从化解“十几年积怨”到推进“全域焕新颜”,巍岭乡用真心换理解、用实干解难题。2025年以来,该乡以和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将矛盾化解与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乡村“颜值”、做实民生保障。目前,累计拆除旱厕15户、无功能建筑5处,拆除总面积达1100平方米;动员乡村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开展国省道沿线、公共区域、河道义务清洁10余次,清理垃圾1吨。(王节晴 程杨杨)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