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太湖县刘畈乡立足本土特色,深挖发展潜力,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壮美画卷。通过夯实农业根基、培育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巩固脱贫成果等系列举措,这片希望的田野正焕发蓬勃生机。如今的刘畈乡,特色产业欣欣向荣,村庄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生活节节攀升,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在这片热土上生动呈现。
筑牢产业根基,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机插秧株距、行距精准可控,40分钟就能完成一亩田,比人工插秧效率提高10倍以上!”雪枫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潘进良介绍。相较于传统人工插秧,机械化作业不仅大幅提升效率,还能优化秧苗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和农药使用,实现“省工、节本、提质”三重效益。
近年来,刘畈乡以夯实农业基础为核心,严守耕地红线,全年找回耕地539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100亩,首次实现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面积达207亩,全年种植水稻4200亩、油菜4000亩,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带动小黄牛、黑猪、茶叶等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成功获评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毛竹、菊花、木耳等特色种植业同步推进,形成多元产业格局,为农民增收提供强劲动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严格落实动态监测帮扶机制,不断完善防返贫保障体系,通过实施重点民生项目,落实产业就业扶持政策,有力保障脱贫群众稳定增收。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环境的改变,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村里帮我们做了广场,道路也硬化了,现在村里还帮我们修建了公共卫生间,平常在广场散散步聊聊天,希望村子里越来越好,我们感觉也越来越幸福了。”洪河村村民胡大娘高兴地说。
据了解,2024年以来,刘畈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63户,新建及改造道路29.97公里,建成省级中心村2个、市级中心村1个。洪河村结合省级美丽中心村建设,美化村容村貌、铺设村庄道路、架设路灯、整修河道、栽植绿植,全面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刘畈村精品示范村建设与村规民约创新成果获县级表彰,宜居宜业环境不断优化。
聚力前行,擘画未来发展新蓝图。刘畈乡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专业优势,汇聚各方帮扶力量,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就业创业渠道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
抓住省委组织部帮扶契机,配合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与相关单位协调对接,推动落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红色文旅等一批重大项目,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极大推动了村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提档升级。
刘畈乡持续激活深厚文化底蕴,让红色资源“历久弥新”,大力推动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切实展现了高效设施农业,优化农业结构,培育产业发展的成效。在项目扶持下,开发刘畈“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农业观光”研学旅行路线,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生态共同发展,在“红色”的土地上,“蹚出”一条康庄大道。
下一步,刘畈乡将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通过聚焦科技赋能,探索智慧农业应用,推动农旅融合,培育乡村振兴新增长点,持续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吴启义)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