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现代时刊

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筹资出力绘宜居 礼让修路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21 00:25:47  来源:中安在线  

  “路修好了,出门再也不用踩泥巴了,这日子越过越舒心!”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毛河村民组的水泥路上,村民们看着崭新的路面喜笑颜开。作为“宜居桐城”行动的自主环境整治点,在村“两委”的牵头带动下,村民们出钱出力、让地让路,让昔日泥泞土路蜕变为民生幸福路,更让六尺巷的“礼让”精神在新时代落地生根。

图片1.png

  环境整治,共识是前提。自确定整治计划以来,碧峰村“两委”干部多次上门走访,与村民拉家常、讲政策、听诉求,累计召开3次村民代表大会,围绕道路拓宽、环境美化等细节反复商议。“路好走了、环境美了,受益的是咱自己。”村民们的想法逐渐统一,支持整治的热情日益高涨。8月16日,毛河组村民自发筹资16715元,这笔凝聚着家家户户心意的款项,成为环境整治的“启动资金”。

图片2.png

  共建共享,行动见担当。在整治过程中,“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场景处处可见。最令人动容的是村民们的“让地”之举:为拓宽道路,有人主动让出精心打理的菜地,有人甘愿缩减“家门口的水泥坪,还有人将世代使用的晒谷场划出一部分。短短2天时间,就规划出了1200平方米的路面。碧峰村党总支书记祖施娟表示,毛河组的环境整治不仅改善了人居条件,更让六尺巷所蕴含的礼让包容、互助共建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为“宜居桐城”行动写下了生动注脚。

  “宜居桐城”行动开展以来,文昌街道碧峰村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干部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共建模式,让更多村民在共建共享中收获幸福感。毛河组的实践证明,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把民生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让传统美德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时代光彩。(江巧)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