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渐敛,秋风初至。怀宁县江镇镇的留守儿童们陆续结束在父母务工城市的暑期生活,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成长返回老家。这个夏天,他们暂别故土的熟悉日常,走进父母奋斗的城市,在体验父母工作、学习体育技能、沉浸书籍世界、探秘科技场馆的多元实践中,度过了一段充实而意义非凡的时光,悄然完成了一场属于自己的“成长蜕变”。
面粉里悟辛劳,指尖温度藏感恩。作为“中国面点师之乡”,江镇镇不少留守儿童的父母深耕面点行业。凌晨四点的城市尚在沉睡,面点作坊内却已升腾起氤氲热气,酵母粉的清甜与蒸笼的暖意交织成独特的“清晨序曲”。11岁的汪苏凯正踮着脚尖,在操作台旁笨拙地学习包包子,手中的面团捏了又揉,褶皱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爸,你看我这个能行吗?”他抬头望向正在揉面的父亲,眼神里满是期待。
汪苏凯的父母在广东经营一家早餐铺,每日凌晨三点便要起身忙碌,直到上午十点才能稍作歇息。以往的暑假,他要么在老家陪伴爷爷奶奶,要么奔波于各类补习班,从未真正走近父母的工作。“以前总觉得爸妈赚钱很容易,直到这次亲眼看到、亲手体验,才知道这份‘烟火气’里藏着多少辛苦。”汪苏凯坦言,初次到早餐铺帮忙时,他只是在旁递蒸笼布,不到一小时便累得腿脚发软。
起初,父亲汪建军满心顾虑,担心孩子沾了面粉、被蒸笼烫伤,坚决不赞成他到店里帮忙。可拗不过汪苏凯的执着坚持,最终还是松了口。半个月的时间里,汪苏凯从学习给面团精准称重,到尝试擀出均匀的包子皮,再到慢慢摸索包包子的手法,小小的手掌磨出了浅浅的茧子,却再也没喊过一句累。
同样在面点店“上岗”的,还有302班的刘昊楠。因年纪尚小,他无法参与揉面等重活,便主动承担起灌装豆浆的任务。每天清晨六点,他准时出现在父母经营的巴比加盟店里,小小的身影穿梭在操作台与货架间。一天下来,四五百杯豆浆从他手中完成灌装,热水偶尔溅到手上,留下淡淡的红痕,他却始终认真地盖紧每一个杯盖。“爸爸说,多灌一杯豆浆,就能多攒一点钱供我和哥哥读书。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每天重复这么多遍同样的动作,真的特别累。”刘昊楠的话语里,满是对父母的心疼与理解。
汗水铸坚韧,赛场少年展锋芒。午后三点的乒乓球馆内,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球台上,12岁的何君朋正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他微微弓着腰,双眼紧紧盯着飞来的乒乓球,手腕灵活转动,球拍挥出利落的弧线,白球擦着球台边缘精准落向对方场地,引得教练不住喝彩。谁能想到,暑假前的他,连正确的握拍姿势都需要教练反复纠正。
何君朋的父母在江西赣州经营包子铺,平日里被生计填满,难得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早就说想学乒乓球,以前总没时间送他去,今年咬咬牙给他报了暑期班,每天关店后,我们夫妻俩就轮流陪他来训练。”母亲余小燕的话语里,满是对孩子的愧疚与欣慰。起初只是想让孩子多一个兴趣爱好,没想到何君朋训练格外刻苦。一小时的训练课上,捡球、挥拍、跑动,每一个动作他都反复练习,从不偷懒。曾因反手接球连续失误二十多次,他急得直跺脚,却没说过一句“放弃”,反而对着墙壁加练到晚上十点,直到动作逐渐熟练。
游泳馆里,10岁的占可也在书写着自己的成长故事。从最初下水时的紧张害怕、频繁呛水,到如今能在湛蓝的池水中自如穿梭,熟练掌握蛙泳、仰泳、自由泳三种泳姿,每一次划水、每一次换气,都见证着她的坚持与蜕变。那些滴落的汗水、反复的训练,正一点点塑造着孩子们坚韧不拔的品格,让他们在挑战中学会成长。
书页漫卷见天地,墨香氤氲润童心。午后的阳光温柔地透过书城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9岁的双胞胎姐妹刘丽娜、刘丽娅静静地坐在书城角落的阅读区,小小的身影蜷缩在沙发里,捧着一本童话故事书看得入迷,偶尔因书中的情节露出甜甜的笑容。
姐妹俩的父母在江苏常州做面点生意,租住在离书城不远的小区。“以前孩子放假,总喜欢在家看电视、玩手机,我们忙着开店,也没时间管她们。”父亲刘会杰回忆道,一次偶然带孩子到书城买文具时,发现姐妹俩被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吸引,便索性给她们办理了借书证。从那以后,每天下午关店后,母亲都会特意抽出时间,陪姐妹俩到书城看书,这成了她们暑期雷打不动的“亲子时光”。在书页的翻动间,姐妹俩跟着故事里的主人公探索未知世界,在文字的滋养中丰富内心,原本调皮好动的她们,也渐渐多了几分沉静与从容。
场馆探秘启智慧,科技之光种梦想。科技场馆的沉浸式体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畅想未来的窗口。在南通市航天科技展现场,202班的彭依诺戴上VR设备,瞬间“穿越”到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她小心翼翼地操控着虚拟飞船,在璀璨星河中完成多维度模拟作战,脸上满是兴奋与好奇。展厅内,精致的卫星模型、带着岁月痕迹的火箭残骸静静陈列,搭配着生动的声光电特效,将抽象的航天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体验。当讲解员缓缓道出中国航天事业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式发展历程时,彭依诺的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小小的心里悄悄埋下了“航天梦”的种子。
402班的阮心蕊则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了上海自然博物馆。馆内29万余件珍贵藏品,从远古的恐龙化石到奇异的海洋生物标本,从复杂的生态系统模型到生动的地质演变演示,每一件都让她惊叹不已。她时而驻足观察,时而认真记录,时不时向父母提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这样的科普之旅,不仅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国家科技实力的日益强大,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
从体验父母劳作的辛劳,到在运动赛场收获新技能;从在书籍中探索广阔世界,到在科技场馆感受创新力量,这个暑假,怀宁县江镇镇的留守儿童们在父母务工地,用多元体验编织了一段别样的童年记忆,也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的力量。这份特殊的“暑期礼物”,将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珍贵的财富,指引着他们勇敢前行。(何翔 占新海)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