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80后村支书蔡正荣,欢迎来到和美桥冲土特产直播间,我每天中午在村里开直播,跟大家聊一聊我的家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土特产。”每天中午,太湖县寺前镇桥冲村一间直播室里都上演这一幕热闹场景,太湖县十七届人大代表,寺前镇桥冲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正荣正隔着屏幕向广大网友“吆喝”特色农产品。
随着互联网电商时代的到来,直播带货逐渐成为新风潮,这也让蔡正荣对乡村产业发展有了新想法。于是,他向寺前镇政府提出了《关于发展农村电商助力农产品销售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镇政府的高度认可和支持,2024年初,蔡正荣率先在村部设立电商直播间,通过抖音、微信平台开展电商直播,打造“和美桥冲”公共电商品牌。起初,面对镜头的他紧张局促,直播观看人数寥寥无几,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而是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直播方式,每天坚持直播100分钟。他的坚持与努力被大家看在眼里,不仅直播间里的“人气”逐渐上涨,也激发了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热情。在他的影响下,4名村“两委”成员和3名下派的驻村工作队员也开始化身“带货主播”,助力山货特产通过云端“飞”出大山。在销售本村的土特产同时,蔡正荣还利用直播号积极帮助周边的乔木寨村、佛图寺村、塔镇村等多个村拓宽农产品销路,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诺言。
“以前山上的竹笋,地里的红薯,以往都是放到集镇上卖,销量一般,价格偏低。但是自从蔡代表开始直播带货,我们的竹笋变成笋干,红薯加工成粉丝,不仅销量上去了,而且价格也高了,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桥冲村村民胡治华兴奋地讲述着变化。直播间开播一年以来,蔡正荣累计直播100余场,订单量成交1231笔,成交额达15万余元,为周边农户增加收入10万余元。
手机不仅是助农增收的“新农具”,也成为蔡正荣为民履职的“好助手”。作为县人大代表,蔡正荣经常走村入户,与村民唠家常,手机的备忘录里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们的期盼和意见建议,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他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在日常调研走访中,他了解到随着和美乡村的快速推进,不少村庄都新建了公厕、广场,但建后管护却是个难题。为此,他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加大对农村环境治理投入的建议》,建议县政府加大对农村公共场所的环卫投入,将新建的广场、公厕等公共设施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公司环境保洁范围,为村民提供更加整洁、卫生的公共环境。这项建议在年初的人代会上交由县城管局主办,同时也被县人大常委会作为“代表·局长面对面”督办建议之一。在这份建议的推动下,县城管局已组织专门人员对各个乡镇新建公厕、广场等公共设施进行摸底调查,确定新增面积后,下一步提交县政府批准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公司作业范围。同时,县政府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环卫设施提标改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通过省级评审并申报至国家发展改革委。随着项目的批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卫生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
蔡正荣常说,“乡村振兴不能是纸上履职,而是要让群众看得到、感受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当选县人大代表以来,蔡正荣通过太湖县“智慧人大”履职平台提出关于道路交通、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事关乡村振兴的意见建议26条,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和村级发展的问题。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桥冲村成功建起了榨油厂、干菜加工车间、红薯粉丝厂,逐步形成了“春制笋干、夏晒豇豆、秋炼三油、冬做粉丝”四季产业。桥冲村也从刚开始负债410万元的“烂摊子”,蜕变为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56万元的示范村、明星村。在他的履职事业里,蔡正荣用实干诠释着人大代表的使命担当,带领桥冲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如今,他正规划着将电商直播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打造“种植体验-加工观摩-美食休闲”一体化产业链。正如蔡正荣所说,“乡村振兴没有终点,作为人大代表,我要以永不停歇的脚步,继续带领村民把日子过红火,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朱建伟)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