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半岛壹点报

未成年人谨防暑期“电诈”风险

发布时间:2025-07-21 15:57:08  来源:中安在线  

  未成年人防骗防盗意识较弱,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目标。警方提示,暑假期间,未成年人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易发,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据了解,未成年人遭受诈骗的类型,以冒充公检法类、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虚假购物服务类为主。

  冒充公检法类——

  小学生李某(化名)使用其母亲手机期间,看到一个免费送书的视频,就添加对方QQ,被拉入QQ群领取书籍。

  进群后,一个自称“警察”的人以李某涉嫌诈骗为由让其接受调查,紧接着,对方便发来一张“警察证”照片并添加了李某的QQ。

  最后,对方通过视频聊天一步步诱导李某操作手机,直至其母亲发现手机余额变动,才意识被骗,共计损失11000元。

  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

  初中生王某(化名)玩手机游戏时,一陌生人私信其称免费送“皮肤”。

  王某信以为真并与对方视频聊天,在对方的诱导下,王某下载某App并同意屏幕共享,随后王某手机黑屏,无法操作。

  直至王某母亲发现手机余额变动,才知被骗,共计损失20000元。

  虚假购物服务类——

  高中生陈某(化名)在某平台收到一陌生消息,对方称可以给其邮寄明星卡片,但需要操作其家人的手机。

  陈某信以为真,主动添加对方QQ并与对方视频聊天,按照对方的要求,一步步操作手机。

  操作完成后,陈某意识到不对,不想继续操作,对方以要将其告上法庭威胁其继续操作,共计损失8000元。

  警方提示——

  请家长向子女强调不可随意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接到陌生来电或信息及时告知父母,切勿向陌生账号转账。

  建议家长关闭微信、支付宝等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不要将手机的支付密码告诉孩子。

  遇到可疑情况可拨打96110咨询,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