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民生导报

李防震:“做好拥军事业,我永远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5-07-06 19:26:04  来源:中安在线  

  “3年的军旅生涯,塑造了我爱军、爱国的坚定信仰。退役后,我陆续创办了4家公司,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几年打拼我深深知道,只有秉持创业初心才能把准发展航向,只有把企业的发展融入时代发展浪潮,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只有投身社会事务才能实现企业价值。创业成功后我积极做好拥军事业,努力回报社会。2023年5月份,我拿出100万元设立‘砀山县退役军人暖心关爱资金’,为困难老兵解难纾困,保驾护航;2023年9月,我向砀山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捐赠价值11万元的‘智能无人律所’,为全县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随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24年7月,我再次捐资5万元,购买‘老兵,您好’公交语音播报系统,服务全国退役军人;今年春节,我再次拿出5万元,联合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妇联共同走访困难群体……”日前,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防震在良梨镇马庄村公开党课上分享自己的创业履历和拥军事迹,其平凡朴实的话语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这是他第18次走进社区开展红色宣讲。

  李防震作为退役军人,不仅获得“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的崇高荣誉,还荣获了“安徽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宿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省市级荣誉。他创办的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展现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担当精神。其参与拥军志愿服务近15年,被驻砀部队官兵和困难优抚对象亲切地称为“热心老班长”。

  志愿服务,“红耀江淮”谱写大爱

  李防震始终告诉自己“面对防灾减灾救灾,要冲在第一线”。2022年8月,他出资60万元购置了越野车、冲锋舟、无人机等救援装备,成立了砀山县退役军人“红耀江淮”防灾减灾救援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以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号召,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2023年8月1日,北京、河北遭受暴雨袭击,李防震带领“红耀江淮”8名队员于8月2日组织4台满载救援设备车辆,先后赴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和河北涿州展开救援,共纾救受困群众200多人,抢运救灾物资500余件,为保障灾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2024年2月份,皖北普降大雪,形成冰冻灾害,他组织队员冒着大雪,分三路在高架桥、陇海铁路地下道等高危路段,连续多日开展撒盐铲冰除雪行动,确保了过路车辆人员的安全。2024年8月份砀山暴雨期间,李防震带领退役军人“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队员30余人,2辆拖车,3辆越野车,6艘冲锋舟,齐心协力战暴雨,经过4天3夜连续奋战,救援车辆120余台,转移避险群众1400户,2600余人,运送随身物资5000余件,暴雨退后,他又率领志愿者分赴学校、社区及机关单位进行环境消杀,取得防汛抢险的决定性胜利。每到一处群众都夹道欢迎,李防震感慨道:“付出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义不容辞!”

  十几年如一日,他志愿服务足迹遍布安徽、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在他的带领下,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共出动车辆350台班,1000余人次,开展志愿活动服务时长10000余小时,累计投入志愿活动各类费用达100余万元。

  永葆本色,发展路上不忘初心

  其创办的安徽伟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为100多名退役军人提供工作岗位,8名退役军人已成长为伟能公司的业务负责人。2016年入职的退役军人汪峰,目前是公司测绘部门经理,他说:“我至今清晰记得防震老班长对我的帮助,在他了解到我家庭困难和孩子入学问题后,他主动预支10万元帮助我购房,并协助办理了城区落户和孩子入学。”通过暖心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其安心投入工作。汪峰妻子见人就说:“是李防震书记出面化解了一直困扰我们全家人的心事,我和家人万分感激,他是我们的大恩人。”

  李防震为鼓励和调动辖区内军人安心军营、建功军营的积极性和热情,还出资20万元,为所在社区立功受奖的军人分别一次性给予1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额外奖励。为促进军企携手融合发展,凡是有助人武部和军营发展所需要的,他都主动向前,积极配合,一次偶然的机会从镇武装部获悉,县人武部在民兵组织整顿工作中,需要编建一支防震救灾专业队伍,还差十几名专业测绘人员编入队伍,于是他找到县人武部领导自愿推荐公司10多名技术强、年纪轻、学历高的青年加入民兵队伍。保障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受到了县人武部和上级的肯定。

  如今,李防震积极参与该县退役军人“红耀江淮”宣讲服务队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分享自己的军旅生涯和创业奋斗历程,启智润心,鼓舞士气,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培塑爱国情怀。

  无私奉献,全力做好拥军事业

  作为砀城镇朝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他主动担起退役军人服务的大梁,将服务退役军人、关爱退役军人、发展退役军人融入到发展大局,并按照“懂军人、爱军人、全心全意服务退役军人”的要求,围绕“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主题主线,创新工作方法,引入社会化拥军元素,对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进行高质量创建,根据“五有”全覆盖的要求,突出“为军”特色,打造了温馨、舒适、高效的“军人之家”,并先后3次前往浙江等地学习,在他的努力下,朝阳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被打造成为全省村(社区)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三化”“五优”建设的样板。他还提供100平方米房间打造全县企业军转干部之家,并自费为其购置办公用品和娱乐设施,得到企业军转干部的交口称赞。

  为进一步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现役军人家属和其他优抚对象,全面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2023年5月12日,李防震100万元专门设立“砀山县退役军人暖心关爱资金”,该资金的设立,既是真情暖老兵的系统工程,也是顺民意、得民心的德政工程,是为党分忧、为政府解决的具体举措,该项目聚焦暖心解难,通过拿出更多的“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招”,先后救助困难退役军人210人次。

  当李防震得知退役军人朱磊与妻子相继去世后,撇下一对孤儿,生活和上学都成了问题。他主动找到孩子的爷爷,帮扶联系两个孤儿,并且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上的鼓励。他对两个孩子视如己出,经常带上生活必需品和现金登门看望,他鼓励两个孩子要勤奋学习,争取学有所成,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之人。同时积极参加家长会,向老师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并承诺将孩子培养到大学毕业。几年的相处,姐弟俩早已把他当成精神支柱。经过4年的帮扶资助,提供生活费学费和物质支持,让孩子顺利就读。目前,姐姐已考入大学,弟弟今年即将升入初中。

  社区居民孙小平10多岁的女儿,突然患上严重的格林巴利综合征,经过几家外地大医院的治疗,病情得到好转,但家里因此负债累累,生活十分拮据,李防震多次前去慰问,并慷慨解囊相助,同时还积极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居民进行捐款救助,感动的孙小平和家人热泪盈眶,感恩不已。恢复健康后的孩子经常见人就说,党和政府好,李书记人更亲!

  “党给的荣誉也是责任,在公益事业的岗位上,今后我将加大拥军力度,无私奉献,持之以恒地为困难群体送去关心关爱支持和帮助,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文明和温暖,在拥军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冲锋在前,用志愿服务贡献一名退役军人的力量。”李防震说。(张建军)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