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民生导报

灵璧县黄湾镇红星村:土地延包出“新招” 农户吃下“定心丸”

发布时间:2025-07-06 19:26:35  来源:中安在线  

  “眼看着第二轮土地承包日期就要到了,总担心政策会有啥变化,现在签了延包合同,不仅心里踏实了,从事农业特色种植的底气也更足了。”站在地边,看着长势旺盛的农作物,灵璧县黄湾镇红星村村民张俊财面露悦色。红星村自2024年下半年启动农村土地“二轮延包”以来,像张俊财这样吃下“定心丸”的村民,在该村还有2000多人。

  红星村全村496户村民,耕地面积9725.19亩,到今年的9月30日,二轮土地承包将全部到期。去年下半年,该村接到“二轮延包”试点任务后,紧紧围绕土地承包关系,稳妥有序地推进试点工作,结合村情民情,按照“一个政策、一个声音、一个表格、一个户主、不漏一人、不漏一地”的举措,高效推进土地延包工作。目前全村496户村民,9725.19亩耕地的确权确地合同已全部签订,率先完成上级达到的阶段性目标任务。

  “土地延包事关千家万户,稍不留神,就会出错,形成干群矛盾。”红星村党总支书记孙念佑说,该村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为班长的工作专班,与各网格员签订目标责任状,并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全程监督过程的实施,从合同的签订到地块的划分井井有条,政策落实不走样。

  在“土地延包”试点推进过程中,该村牢牢盯住“一个表格”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全面梳理农户信息,如二轮土地承包以来家庭承包人口及承包地变化情况,确权登记颁证到户情况,农户整户销亡、全家进城落户以及整户无地情况,村、组集体土地机动地情况,新增耕地、开荒地等情况,二轮承包以来土地征用和征地补偿款分配情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情况,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农民的二轮延包意愿情况等。

  网格员逐户上门登记,走到田间查看,走访村民了解民意,根据摸排结果,制定了《村民组二轮延包方案》,最大程度贴合民意。为了让政策入脑入心,红星村组织干部、网格员走村串户,采取召开群众代表座谈会、“板凳会”和“村头会”等形式,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把土地延包的目的、意义、流程、方法讲清楚、说明白,把群众的诉求、困惑、建议等提上来、办理好,最大限度地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纠纷调处上,村里统一答复口径,“一个声音”回应问题,确保工作稳妥推进。“国家的政策是一样的,我们就根据政策不走样地宣传,不管村民问哪个村干部,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的,这样村民才更放心。”孙念佑表示。“人”和“地”的关系变化处理好了,“到户”与“到人”的公平问题解决好了,“二轮延包”的签约工作也就更顺利了。

  针对“二轮延包”合同采用网签的情况,红星村组织全体网格员认真学习网签的详细流程和实操步骤。“经过前段时间详细地摸排并核实地块,制订了延包方案,张榜公布具体内容,接受群众监督。确定无误后进行网签,二轮延包户登录承包地APP查看合同内容,确认无误后进行实名认证,在线签订土地承包合同,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该村党总支委员孙峰介绍。

  “以前所签的合同都是纸质的,签过后随便往家里一放,时间久了就丢失了,现在实行了网签,在网上永久能查到,方便又放心。”村民孙念国听完网格员的讲解,主动配合完成网签工作。

  针对部分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困难的问题,该村积极与第三方公司及时沟通,采用“一个户主”模式,从该户中挑选熟悉手机操作的成员进行合同“网签”,对于整户没有一人会用智能手机的农户,由村组干部携带智能手机,现场帮助村民网签,很大程度地提升了签约效率。

  “在该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全村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稳定为前提,充分研判分析形势,有力把握困难和问题,创新性办、摸索着干,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土地承包权益。着力破解土地‘二轮延包’中所遇到的难题,有力地推动了该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孙念佑说。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