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泗县泗水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个个摆放着“党员示范岗”标牌的窗口格外醒目,这里的党员们佩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用贴心的话语、高效的服务,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满意清单”,让“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服务一线落地生根。
亮身份,让群众找得到“贴心人”
“同志,我年纪大了,手机操作不来,能帮我查查养老金吗?”刚到服务中心,70多岁的张大爷就朝着挂着“党员示范岗”的窗口走来。党员韩小玉立刻起身,接过老人的证件,手把手帮他查询信息,还把查询步骤写在纸条上递给老人。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这里上演。党员示范岗不仅在窗口摆放标识牌,还公开服务承诺和联系方式,让群众一眼就能认出党员、信任党员。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党员们主动上前搀扶、代填表格、全程陪办。今年以来已为特殊群众提供“一对一”帮办服务130余次,用行动诠释“党员就在身边”。
优服务,让办事少走“冤枉路”
党员带头梳理高频服务事项(如社保办理、民政救助等),简化材料提交环节,推动“一窗通办”,制作“一次性告知清单”,减少群众往返奔波。开设“党员便民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2025年上半年累计服务超200人次。为了让群众少跑腿,党员们还总结出“三主动”服务法:主动询问需求、主动指引流程、主动跟进进度。建立“党员服务微信群”,实时响应群众线上咨询,推送办事指南、政策解读等信息,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今年通过线上指引减少群众“折返跑”150多次,办事效率提升的背后,是党员们下班后加班梳理流程、反复核对材料的付出。
解难题,把实事办到“心坎上”
“没想到党员同志真的上门来了!”家住东发社区的独居老人刘奶奶因行动不便,一直没办法低保年审。党员示范岗得知后,带着设备上门帮她完成人脸识别,还顺便帮她交了水电费。党员们不仅在窗口服务,更主动走出大厅。他们定期到社区开展“政策赶大集”,摆起摊位解答医保报销、养老认证等疑问。群众说:“有党员示范岗在,我们办事心里踏实,遇到难处有人管,这服务是真暖心!”便民中心自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以来,每月定期深入辖区小区设点办公,现场办理医保咨询、政策宣讲等业务,累计覆盖5个社区,解决群众问题120余件。
如今,泗水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党员示范岗,已成为群众心中的“暖心岗”“放心岗”。党员们用点滴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让鲜红的党旗在服务一线高高飘扬。下一步,便民中心将加强党员业务培训,引入数字化服务工具等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吴菊)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