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7月6日,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定格岁月微笑·留住银龄记忆”影像赋能·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携带专业摄影设备与青春热情,抵达黄山市焦村镇,正式开启以影像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得到安徽省高校摄影家协会、合肥市摄影家协会的专业技术支持和艺术指导。
抵达焦村后,志愿者们立即投入工作。在当地村民引导下,服务队首站探访了郭村村史馆。馆内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展品与文字,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坚定了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乡村的决心。
在郭村广场及周边区域,志愿者们重点开展了针对当地老年群体的走访调研,深入了解他们对于拍摄正式证件照、生活照的需求与意愿。调研中,两位对象的故事尤为动人:一位精神矍铄的91岁高龄老奶奶杨月红表示,自己从未拍摄过正式的证件照,非常渴望能拥有一张珍贵的照片;经营一家百年理发店的夫妻陶春旺、方莲云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望,希望志愿者们能用镜头记录下他们与理发店的故事。
调查显示,当地许多老年人对拍摄证件照和生活照抱有强烈愿望,视之为家族记忆的传承。面对这份沉甸甸的期待,志愿者们深感责任重大,明确将利用专业技能,优先为这些老人拍摄满意的证件照和生活影像,让他们的笑容与故事在镜头中永恒定格。
首日的深入调研,不仅让志愿者们直观感知了乡村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工作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影像赋能乡村振兴”的理念。傍晚,队员们返回驻地后立即召开总结会,分享当日见闻与感悟,梳理遇到的问题,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为后续精准高效地开展影像服务明确了方向。
据悉,未来几天,这支年轻的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在焦村镇深入走访,用手中的镜头捕捉更多乡村的动人瞬间与时代变迁,努力让影像艺术真正成为连接城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纽带。
本次项目由2023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安徽农村“三微”影像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2826)和2023年度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微传播语境下徽州文化影像传播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3AH052825)共同支持。(通讯员 张慧 王亦男 汪淑婷 郑杰 徐聪 刘成冉 李明远 王志豪 黄艺明 陈金双 记者 刘职伟)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