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生活商报

向“天”发展 聚链成群

发布时间:2025-07-08 17:36:32  来源:中安在线  

  飞行汽车、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7月3日,“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的芜湖航空产业园,只见园区里分布着众多航空类企业。这里与低空经济相关的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让人目不暇接。

  在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制造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着组装飞机,机库内一架架崭新的通用飞机整装待发。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满林正在向记者们展示一款自主研发的飞机。“这款双发四座固定翼飞机,是以DA42型为基础研发的最新型号飞机,搭载了国产航空发动机和国产航电系统,最大巡航速度352千米每小时。”田满林介绍,该飞机所采用的关键部件,例如发动机、航电系统等都由园区内企业自主制造。

  “可以说,这里有通航飞机从零部件生产到整机下线试飞全产业链,不出园区,就可以实现整架飞机的完整制造。”田满林说。

  2013年,芜湖与钻石(奥地利)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引入DA42飞机生产线生产通用飞机,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由此诞生。12年来,该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新机型。如今自主研发的CA42双发四座飞机取得民航局型号合格证,成为国内首个全复材双发飞机,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培训、短途运输等常规作业,以及应急救援、森林防火、海事巡逻等更多场景。

  “自2018年飞机量产以来,已经累计销售通用飞机超过100架。”田满林表示,如今航空产业园内配套完善、产业链完整,作为园区的首家入驻企业,这几年公司飞机订购量逐年上升,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发展。

  今年5月,该公司正式向泰国航空工业有限公司交付一架DA42NG飞机,实现该机型的首次海外交付,开启了芜湖造国产通航飞机“走出去”新篇章。

  为何芜湖能够做到“不出园区造飞机”?答案藏在当地构建的全产业链生态中。

  “制造一架飞机,需要很多零部件生产企业的配合。芜湖航空产业园中有近200家相关企业,如果想造一架飞机,只需发布各个零部件的研发需求,产业园中的企业便会‘各展所长’,生产出合适的零部件。”芜湖市湾沚区航空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建阳说。

  低空经济是未来产业新赛道。2013年起,芜湖市抓住芜宣机场建设契机,发挥制造业基础和优势,在湾沚区重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芜湖航空产业园。十多年来,该市着力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加大在研发制造、场景创新、延链补链等环节中的探索,盘活低空资源,推动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厂商聚集。同时完善顶层设计,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企业需求精准招商,不断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项目落地见效。

  截至目前,芜湖市已集聚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附件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涵盖研发、制造、维保、运营、培训等全产业链,整机重点核心部件自主配套率达100%。2024年,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营收达463.8亿元,同比增长15.95%。

  芜湖航空产业园不仅实现了“不出园区造飞机”的目标,更创新开发了19项全国领先的低空应用场景。

  目前,园区企业正与京东物流合作,试点“支线运输+无人机接驳”的新型物流模式,进一步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

  “预计到今年底,芜湖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力争突破300家,低空产业产值预计达500亿元,低空经济将成为芜湖发展的强劲增长极。”唐建阳表示,未来,园区将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围绕主打机型强生态,引进一批航空部附件企业落地,聚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打造国家级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先导区。(记者 罗晓宇 王珂)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