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柏垫镇为进一步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提升组织工作的执行力与战斗力,着力从发现、培育、管理三方面精准发力,构建全链条培育机制,着力打造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敢于担当作为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精准“探矿”,广纳深挖,构建年轻干部“全方位”发现体系。建立动态储备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干部调研、民主推荐、日常考核等方式,拓宽发现渠道,将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工作实绩显著的年轻干部纳入储备库,打破部门、地域、行业壁垒,推动信息互通共享,注重在基层一线、艰苦复杂环境中挖掘,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作为考察识别年轻干部的“试金石”,近距离观察他们的政治担当、工作能力和作风表现,精准掌握其优势与不足。分类储备培养,优化梯队结构,按照“近期可用、中期培养、长期储备”原则,将年轻干部分为党政综合、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等类别,建立差异化培养路径。实行“红黄蓝”三色管理,红色标注重点培养对象,黄色标注潜力人才,蓝色标注基础储备,确保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通过多渠道、多视角、多维度的发现方式,精准识别出真正具有潜力的年轻干部,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源头活水,为干部队伍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系统“育苗”,精准滴灌,打造年轻干部“全链条”培育工程。将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年轻党员干部要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锤炼党性修养,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进行常态化学习,通过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网络课程等形式,持续深化年轻干部的理论武装,持之以恒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实施年轻干部“322”计划,坚持用实战磨练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落实基层实践,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到园区建设、项目现场、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等重点工作一线锻炼,下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级实践历练,推荐优秀年轻干部到省对口单位学习锻炼,为年轻干部积累丰富基层工作经验,为今后走上重要岗位打下坚实的经验基础和实践基础。利用好本土的红色资源,组织年轻干部赴英烈山纪念馆、月克冲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鼓励他们分享学习心得,撰写学习笔记,引导年轻干部传承红色基因,使年轻干部得到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素质教育,助力年轻干部快速成长。
科学“护林”,严管厚爱,完善年轻干部“全周期”管理机制。监督管理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安全阀”,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监督体系。完善考核机制,通过平时考核、年终考核、期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由派出单位、挂职单位、组织人事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对年轻干部进行全面考察、准确评价,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沟通提醒,将考核结果与日常管理、教育培养、选拔任用、职级晋升有效衔接,实现“以考促干、以考促效、以考促优”的良性循环,确保年轻干部在相应的岗位上履职履责。严格推行党员量化积分制和“红黄榜”管理工作,对年轻党员干部进行积分管理,对上过“黄榜”且未上过“红榜”的年轻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定期督促提醒,深化党章党规党纪教导,增强硬性规制效力,切实推动年轻党员干部改进提升。建立全程纪实制度,实行“成长日志”管理,记录日常工作表现、重大任务完成情况,开展季度“成长体检”,通过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等方式全面评估,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对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推动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具象化。(戴雯)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