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生活商报

创新举措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

发布时间:2025-07-14 12:00:27  来源:中安在线  

  随着我国外贸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成为制约发展的突出风险。

  近年来,宣城市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跨境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频发,涉案企业平均应对成本超10万美元,部分中小微企业因法律意识薄弱一度面临海外账户冻结、产品下架等危机。对此,宣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安徽分中心宣城工作站,创新构建“预防—应对—修复”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实现从被动应诉到主动防御的转型升级。

  2月份,广德亚蕴申橡塑有限公司遭遇美国PP公司跨国诉讼。“得益于建立‘1小时响应’快速处置机制,纠纷分级预警,对涉案金额较大的案件实行专班直报。在接到监测预警后,指导小组立即响应,48小时内组建由知识产权海外纠纷应对公益律师、法律顾问等在内的5人专家组,通过调取阿里巴巴国际站后台数据,锁定商品未实际销售的证据,为企业制定证据保全、资金合规证明等7项应对策略,最终避免账户冻结风险。”宣城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

  为有效应对纠纷,宣城市还组织同类型涉案企业组建维权共同体,协同作战。据了解,泾县润发梳业等7家企业遭美国Luxury Brands公司批量起诉,宣城工作站提议涉案企业建立“应诉联盟”,最终通过集中采购法律服务将个案代理费从2万美元压缩至5000美元,运用阶梯式谈判策略促使和解金从7万美元降至1万美元,单个企业支付成本降低85%。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宣城市构建“工作站+律所”服务网络,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出海企业贯彻执行《企业海外知识产权合规管理规范》。2024年以来,全市已开展“出海护航”培训10余场,覆盖全市重点外贸企业。建立“企业知识产权专员+工作站顾问”双轨辅导机制,推动全市外贸企业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

  宣城市的创新做法破解了中小微企业“不敢应诉、不会维权”的难题。宣城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主导的风险共担机制,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维权成本,同时,也帮助企业将应对维权纠纷的时间周期从45天压缩至20天,推动知识产权治理从危机应对向战略布局转型。(记者 彭园园)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