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育时代新人、涵养城市文明的实践中,宁国市以创新为驱动,以实效为导向,系统构筑精神文明新高地,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将向上向善的文明种子播撒城乡沃土。
培土育苗,向阳茁壮成长。注重阵地创新、活动创新、载体创新,构筑未成年人精神成长新高地。设计打造中国好人、好少年公交站,将典型事迹融入城市公共空间,推动典型精神“活起来”。创新开设《家教有方》电台栏目,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好家长分享育人故事,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连续四年举办乡村学校少年宫才艺大赛,为农村未成年人搭建“家门口”的展示舞台,并吸引全市15所乡村学校,涵盖书画、手工、诵读、非遗、红色故事宣讲等10余个品类,惠及农村儿童超万人次,让乡土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好人示范,德润汇成木林森。强化先进典型培育,以“发现—选树—传播—践行”为路径,让向上向善成为城市精神底色。中国好人杨同海点睛端午龙舟、好人代表参加宣绩高铁开通仪式首乘活动、诗词书法作品礼赞好人……通过选树表彰、观影观礼、宣传宣讲等礼遇举措,不断浓厚友善氛围。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入选“中国好人”30人、“安徽好人”61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3人、安徽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3人、宣城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7人、感动宣城人物及提名奖25人,形成“群星闪耀”的典型矩阵。
新风浸润,乡邻化俗成风。自2021年起,按照“政府主导、村级主办、群众参与”的模式,在全市98个行政村利用闲置场所建设“新风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设立“移风易俗宣传栏”“新风堂管理制度”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等元素融入阵地建设,让新风堂成为群众看得见、用得上、信得过的“文明加油站”。据统计,全市新风堂年均举办红白事活动超200场次,酒席规模从平均30桌压缩至15桌以内,单次红白事平均节约费用5000元。同时,依托新风堂载体,系统化推进“我们的节日”“家风家教讲座”“邻里节”“宁阳之声”等品牌活动,累计惠及超10万群众,让移风易俗从“倡导”变为“自觉”。(饶功镇 郑熊星)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