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生活商报

凝聚向心力 绘就同心圆

发布时间:2025-07-14 12:02:57  来源:中安在线  

  45年时间,从一个“敲敲打打”的小作坊做起,成长为如今拥有境内外下属子公司百余家、生产研发基地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企业,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壮大的历程令人瞩目。

  “企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两年,越来越多人来中鼎集团“取经”,试图摸清这一问题的答案。“中鼎有今天,得益于党建抓得好。”面对疑问,中鼎集团创始人、党委书记夏鼎湖的回应始终如一。

  党建“创一流、当示范”,引领企业“争第一、做唯一”。经过多年的实践,中鼎集团走出了一条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高质量发展互融共生、互促共进之路。

  把关定向

  夯实政治引领力

  走进中鼎集团,对公司党建工作进行一番深入观察,就能明白夏鼎湖的话绝非虚言。

  “1999年公司党委成立之初,就把党建工作写入公司章程,将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明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权责,具体包括思想教育、文化宣传、干部人才、纪律监督、后勤保障等50余项工作,在制度和机制上保证了党建工作与企业管理的有机融合。”夏鼎湖介绍。

  在组织体系上,中鼎集团坚持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公司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公司创始人兼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兼任党委副书记,并设专职副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各子公司党员经理兼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

  目前,集团11名党委班子成员中,8名担任企业核心高管,为党组织有效参与经营决策打牢组织基础。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由党组织负责人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协商,督促和引导企业科学民主决策。

  集团党委积极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和政治把关作用,建立健全党委会议前置研究重大事项制度,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作为集团决策重要参考,保证了党组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抓班子、定调子、指路子”的主心骨作用。

  中鼎集团是做密封件起家的,在企业成立早期,我国密封件技术与国外差距太大。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位领导曾殷切希望中鼎集团能深耕密封件行业,争取在关键技术上取得更多突破。

  “在集团党委领导下,我们坚持实业报国初心不动摇,确保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不偏离,始终一门心思谋发展、心无旁骛做实体,不断开拓创新,助力解决了行业多项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集团党委副书记夏迎松介绍。

  建强组织

  提升团队战斗力

  围绕抓党建、聚人心、促发展这一目标,中鼎集团在完善组织体系上坚持“一体成型”,不断建立完善集团总公司、下属子公司、车间(事业部)、班组四级架构,真正把党组织建在生产一线,着力将党组织的力量覆盖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让党建引领落实到企业每一项工作。

  中鼎将抓实“两个覆盖”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集团党委、子公司党总支(党支部)、车间(事业部)党支部、班组党小组四级架构,完善组织体系,现有党总支2个、党支部24个。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建立“党员人才优先引进、优先培养、优先提拔”的“三优先”制度,近年来共收到入党申请书400余份,53名生产经营骨干发展为党员,75名党员被提拔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服务职工群众的独特优势,集团党委根据公司管理四级架构同步完成51个工会、15个团支部、32个女工委组建,注重把各方面素质过硬的同志选拔为群团组织班子成员,凝聚党建向心力,绘就群团同心圆。

  党群工作一体推进。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做到统筹兼顾,党委下设党群办、组织、宣传、纪检监察等10个部门,配备62名专职工作人员,集团公司从事党群工作专兼职人员300余人,在组织建设、活动开展、服务群众等方面协同发力,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整合党群资源,汇聚党群合力。

  组织力提升了,战斗力增强了。“在集团能够感到党建工作是看得见、摸得着、见得效的,特别是成立党委之后,企业发展在党建引领下,全球营收仅用15年、10年分别实现了一个亿到百亿、百亿到三百亿的跨越。”一些资深党员职工在回顾企业发展时深有感慨地说。

  创新方法

  凝聚更强向心力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中鼎集团党委坚持导向先行、服务入手、组织带动、活动凝聚,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着力以党建工作成效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中鼎集团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攻关、管理创新、内外关系等方面,为企业发展培养中坚骨干力量,提高职工创新积极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中鼎“劳模工作室”,全国劳模敖彬、省劳模冯雷两位同志时常手把手地指导年轻技术员进行实验。长期以来,中鼎集团通过开展“师徒帮带”“党员示范岗”创建、“我为公司发展献一计”等活动,持续推进“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优秀管理者”的人才培养机制。

  与此同时,中鼎集团依托国家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和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与知名高校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设立“鼎湖科创基金”,累计为1265个开发创新项目发放奖金2727万元。目前,中鼎拥有国际国内专利产权1200余项,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40余项,汽车“密封系统”等4大技术领域均稳居全球前五。

  “企业小时靠能人、再大靠制度、后面靠文化传承。”夏鼎湖介绍,中鼎集团坚持以红色基因塑造企业文化底色,使企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创新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中鼎集团,以党组织为圆心、以车间班组为半径的“幸福文化圈”项目是凝聚职工向心力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中鼎集团及其子公司已建成“幸福文化圈”550个,覆盖2万余名职工,员工选择加入不同的文化圈,自主开展理论学习、技能比武、公益服务等各类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实现文化增效。

  党建强引领发展强。近年来,中鼎跻身“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首批示范企业”“全球非轮胎橡胶制品10强”“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1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记者 范孝东 通讯员 张文凯)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