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小兵 摄
铜陵市举办纪念延安双拥运动八十周年文艺汇演。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铜都大地再次绽放“双拥之花”。这是铜陵市连续第六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是对千年铜都的高度赞誉,更是新时代军政军民鱼水情的生动诠释。
江南解放第一城,拥军优属情谊深。
“真没想到,在铜陵的景区,不但有优美的景色,还有这么丰富的拥军元素。”来自北京的退役军人李先生说。铜陵市探索新时代拥军新路径,在全市景区打造集“军人驿站”“双拥铜工艺作品创作站”“崇军小站”和“军人优待清单”为一体的“三站一单”式双拥景区模式。在双拥景区,现役军人、全国范围内持有优待证的退役军人和“三属”可以免费参观游览,并享受诸多优惠待遇。在此基础上,2024年12月,铜陵市举行《双拥景区建设指南》市级地方标准发布仪式,这是全国首个关于双拥景区建设的地方标准,被人民网、全国双拥办工作简报、中国双拥网等刊载,也是铜陵市不断拓展双拥工作格局、创新工作思路的有力印证,擦亮了全国双拥模范城的这个“金字招牌”。
难得举城作一庆 爱我人民爱我军
拥军优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是铜陵市始终如一的行动指南,是上下齐心的行动,是勠力前行的奋斗。
四年来,铜陵军地各级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五个纳入”,做到“六个到位”,重点实施“四大工程”。铜陵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第一责任,将双拥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党政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相继出台30多份政策文件,制度设计更加完善,军地同力、携手奋进、军民一家亲的深厚情怀融入城市的血脉。
四年来,各级财政投入部队建设、练兵备战等方面经费超过1.5亿元,军地互办实事完成率100%。2021年铜陵市军供站获评全国重点军供站,2022年8月铜陵市军供站成为全国第八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这是全国军供系统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单位。
四年来,全市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56人,退役士兵2558人,其中340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安置率100%。市、县(区)两级出台《进一步做好铜陵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每年定向招聘随军家属事业编。驻铜部队和铜陵籍官兵子女享受优先择校入学政策,入学入托率100%。坚持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直接受惠人员达5170人。
铜陵双拥工作在强机制、优服务、提效能的探索过程中,逐步构建起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长效运行机制。
军民鱼水情 情浓在基层
双拥传统代代传承,薪火不息;军民情意涓涓不壅,源远流长。铜都儿女始终与人民军队肩并着肩、心连着心,共同助推铜陵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年来,铜陵坚持协同创新、多元投入,“双拥在基层”深入开展。600多名双拥联络员,16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3100多家“两新”组织,迸发出强大的双拥活力。全市86家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与56个乡镇(办)、149位边海防官兵家属、33位烈士遗属和110位老复员军人结对共建,实现拥军优属“四个全覆盖”。
科技拥军、文化拥军、法律拥军、教育拥军、民企拥军蔚然成风,成为铜陵双拥的新生力量和最大亮点。近年来,铜陵市设立双拥医院,率先实现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结算平台与医疗结算信息平台对接运行;先后分4批,共推出429条优待目录清单,为退役军人和广大优抚对象提供便利;全市共设立28家军人驿站,覆盖各县(区),共接待现役军人2000余人次。多年来,铜陵市全面深化与“铜陵舰”的双拥结对共建,授予“铜陵舰”全体官兵荣誉市民称号;投入100余万元为“铜陵舰”作舰歌、写舰赋,制作铜陵元素纪念品,不断巩固鱼水深情。
典型是旗帜 宣传要先行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枞阳县双丰村的胡晨,在生命弥留之际,毅然捐出5个器官,成为安徽省首例退役军人捐献器官者。胡晨先后荣获“全省优秀退役军人”“中国好人”“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在铜陵,像胡晨这样的优秀典型还有很多。近年来,铜陵先后涌现出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就业典型张刚、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曾先、“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陈陶胜、26年如一日为子弟兵送鞋垫的白祝英、三十年义务守护烈士墓的叶官山、信守生死约定为牺牲战友尽孝的黄锡文、方海鹰等一大批典型。
近年来,铜陵市不断拓展宣教阵地,改造提升1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升级打造一批双拥主题公园、双拥示范街区和1个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等双拥宣教新平台。以铜陵地方特色铜版画为载体,制作江南解放第一城等富含双拥元素的铜制工艺品,被武警部队博物馆馆藏。创作新编现代黄梅戏《以大爱之名》、微剧《革命伉俪家国情》等一批本土双拥文化作品。编印出版《生命的绽放》《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等红色书籍,有力传承红色文化。
人民厚爱子弟兵 子弟兵更爱人民
“感谢子弟兵,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村里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源潭村村民激动地说。老洲镇源潭村是铜陵军分区挂钩帮扶村,铜陵军分区积极响应、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先后投入120多万元,建成蔬菜大棚、无花果种植基地、乌鸡养殖基地,源潭村如期实现脱贫出列。铜陵军分区、武警铜陵支队先后落实帮扶资金220余万元援助村集体项目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驻铜部队把情系驻地作为第一宗旨,近年来出动官兵8000余人次、民兵16600余人次,出色完成抗洪抢险、森林救火、应急事故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与190多家单位签约共建。结对帮扶贫困学生240余人,走访结对村群众670余户次,赠送慰问物资和慰问金16余万元。坚持每年开展“慈善一日捐”和社区组织的关爱女孩活动,累计筹集善款16.5万元。在3008平方公里的铜都大地上,官兵们用行动传递真情,用奉献书写大爱。
巍巍铜官,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双拥故事。浩浩长江,诉说着一曲又一曲感人的鱼水新歌。阔步新时代,铜陵市将坚守一颗初心,发扬红色传统,在双拥道路上砥砺前行,让双拥之花盛满铜都。
(其他图片由铜陵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提供)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