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斗路上的“露水早市”。
夏日的清晨,合肥的金斗路上,多了一个卖蔬菜瓜果的小集市。这条集市近100米,集聚了三四十个菜农,它就是包河区万年埠街道刚刚划定不久的“露水早市”。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早市,一举多得,既疏导了交通,又满足了菜农经营的需求,还方便了周边居民。
7月15日5点不到,菜农们就陆陆续续出摊了。到了7点左右,这里已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记者来到早市现场,阳光洒在这些蔬菜瓜果和菜农的身上,城市里的烟火气扑面而来。菜农们正忙着推销自己新鲜的蔬菜瓜果,“香瓜自己家种的,只要2元钱一斤”“这个空心菜是新鲜的,我早上刚从地里收的”……
当天,市口最好的位置被21岁的小郭拿下。他还在上学,暑假回家后就帮着干农活。听说这里有个早市,他就每天早上骑着三轮车,载着一车香瓜来这里售卖。“我家在大圩,骑车过来大概40分钟,瓜都是爸妈自己种的。”问及为何不在自己家门口卖时,小郭有着自己的生意经,“家门口都是卖水果的,这里只有我一家卖香瓜,生意更好。”
王大姐是四川人,她的一身防晒装备吸引了记者的注意。“您这个伞帽很有意思。”记者说道。“这个方便,不用手拿。”她告诉记者,她从四川来合肥给女儿带孙子,别人就给了她一块地种菜。结果她种菜种得太好,越种越多,自己家都吃不完了,就拿到这里来卖。“有南瓜、茄子,都是我自己种的,很好吃哦。”
一个身穿红色T恤的小男孩正在帮着奶奶用手机二维码收钱。他告诉记者,他今年9岁,4点就起床陪奶奶到这里来卖菜了。“给孩子体验一下,生活不易,赚钱不易。”小男孩的爸爸在一旁对记者说。“菜是我外婆种的,奶奶来帮她卖,回去我们还要把赚来的钱给外婆。”小男孩说。不知是不是因为有孩子的助力,这个摊位上的菜是最早卖完的。
余青祥,万年埠街道城管中队金斗网格负责人,也是负责管理这片早市的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这个“露水早市”是今年5月份刚刚划定的。
“之前有很多菜农分散摆在杭州路上,会存在占道经营的情况,特别是早高峰期间,严重堵塞交通。”余青祥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寻找到菜农与居民生活便利的平衡点,万年埠街道的工作人员研究后决定,就近在杭州路旁边的金斗路上找一块地方,让大家规范有序卖菜。为此,他们还发放了290余份调查问卷,广泛征集周边居民意见,多轮实地勘查,最终选定了摊点疏导区。这个“露水早市”由此形成。
如今,这条集市长约100米,最多可容纳40个摊位。每天摆摊时间从5点到8点。划定了位置后,又有了新问题,这些菜农该怎么管理,卫生又该如何保证呢?
对此,万年埠街道城管与所有入驻摊贩都签订了一份《规范经营承诺书》,推行“三定一清”原则。“即定时、定位、定点和清洁。每天5点至8点,菜农们有序进入疏导区,各摊点统一摆放在划定区域内,按照经营品类点位固定位置。经营结束后,人走摊净、不留杂物。”
菜农们每天4点多就会早早赶到这里,而街道的城管队员们也会同时到达现场,巡逻、引导、维持秩序。“我们的环卫工人也会在他们收摊后,来现场再次清理一遍。”余青祥说。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张梦怡 文/摄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