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在淠河畔的六安市裕安区新安镇,这里聚集着3家羽毛球生产制造企业,分别为亚狮龙、尤尼克斯、川崎等国际羽毛球巨头代工羽毛球、提供原料,是国内闻名的羽毛球产业名镇。
在六安市兴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尽管销售火爆,但公司负责人李星星却高兴不起来。“2023年下半年以来,原毛的成本就在不断上涨,和过去相比,原毛价格已经翻倍。”李星星说,面对不断高企的成本,企业忧心忡忡。
据统计,我国羽毛球爱好者已达2.5亿人,是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之一。但从2024年开始,羽毛球价格如同坐上火箭,普遍上涨了数倍之多,羽毛球生产企业遭遇挑战。
记者了解到,一个羽毛球需要16根鸭羽或者鹅羽才能制成,一只鸭或者鹅能提供40根各类羽毛,其中最适合制作羽毛球的刀翎只有14根。“目前鸭羽刀翎每根价格已经达到0.4元至0.5元,这和过去鹅羽刀翎的价格相当;而鹅羽刀翎每根价格则达到了0.8元。一桶球12个,需要用羽毛近200根。不算其他,仅羽毛原料的成本,一桶优质羽毛球就要超过120元。”李星星说。
羽毛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了采购、资金压力,兴龙体育的业务员每天都要在东北、四川、河南等省大批量采购羽毛,“过去隔几天采购一次就行了,现在原毛量太少,每天都要去抢购,才能满足工厂的生产需要。”李星星说。
羽毛球价格飞涨,羽毛球厂从中获益如何?李星星告诉记者,公司为国际品牌亚狮龙生产羽毛球、供应羽毛原料,虽然亚狮龙去年以来已经数次调整羽毛球价格,但出厂的球价还是无法赶上原料价格的飞涨。
安徽汤尤迪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本羽告诉记者,以初级训练用球为例,产品价格从每桶20元涨到了80元,原材料价格则从0.04元每根涨到了0.3元。“原材料价格涨了近8倍,但球价只涨了4倍。高昂的原料成本已经成为企业最大的挑战。”张本羽说。
原材料价格为何飞涨?李星星、张本羽等羽毛球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与飞涨的羽毛球运动参与人数相比,这几年全国范围内肉鸭、肉鹅的养殖数量不增反减,导致了鸭羽、鹅羽出现供不应求。“现在养殖技术越来越先进,一些肉鸭只要60天就可以出栏,然而优质羽毛球采用的刀翎需要90天才能长成,这也造成了原料短缺。”李星星说。
严峻的挑战,往往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在采访中,不少羽毛球企业负责人表示,在这一轮球价涨价潮中,企业也发生了变化。
“初级玩家需要低端练习用球。过去一个球需要16片羽毛制作,我们引进新的生产线,将刀翎裁成2截,16片羽毛可以制成2个球。”李星星告诉记者,这种在业内被称为“小钢炮”的羽毛球,因为价格低廉,也逐渐受到市场的认可。“原料数量不变,但产量可以翻倍。目前我们公司正在大量裁切羽毛,这款产品预计在下半年就能上市。”李星星说。
经营自主品牌的张本羽,在这一轮涨价潮中看到了更多的机遇。“羽毛球这个领域受认可的大品牌就那几个,我们公司生产的羽毛球尽管品质良好,但过去在羽毛球爱好者当中就是难以得到认可。”张本羽告诉记者,前几年他带着自家的羽毛球到合肥、南京等地的羽毛球馆推销,大都吃了闭门羹,然而从去年开始,羽毛球供不应求,羽毛球馆开始主动找上门,希望张本羽能供应羽毛球。
“往年,公司全年产值只有800余万元,然而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值就达到了600万元。抓住这一轮机遇,我们严把产品质量关,希望在球友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今后长远的发展打下基础。”张本羽说。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