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上马,稻虾种养的用水就有了保障,再也不用为这发愁了。”近日,说起即将开工建设的水利项目,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鲁大庄回民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宏充满期待。
鲁大庄有2000亩稻虾综合种养区,但水利设施老化、灌溉不畅,一直是种植户们的一块“心病”。叶集区相关部门到村走访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将其纳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水利项目,目前已完成设计招标。项目建成后将惠及3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植户,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让种植户们吃下“定心丸”。
不仅聚焦群众农业生产诉求出实招,六安在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上同样精准发力、纾难解困。
“这笔500万元的‘落地贷’,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安徽柳宙光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经理万绪军言语中充满感激。这家2024年新落地的企业正处于建设投产关键期,却遭遇了贷款难题。六安开发区得知后,协调金融机构以“落地贷”方式成功放贷,及时为企业提供了初创期流动资金。
“利息高、额度低、手续繁”,是不少企业融资时面临的痛点。学习教育中,六安开发区组织105名党员干部深入走访238家企业,打出金融服务“组合拳”,通过调息减负“降成本”、扩额增信“提额度”、简化流程“优服务”三大举措,为区内企业发展引入金融“活水”,推动服务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转变。
从“金融活水”到“贴身服务”,六安各地通过精准施策,回应企业所需,助力企业发展。
霍山经开区把学习教育融入为企服务各环节,落实落细企业全员包保联系服务机制,创新组建“企业管家”队伍,聚焦企业痛点难点,解发展所难、排经营所困。
“订单量噌噌往上涨,多亏了园区的‘管家’,我们扎根发展的底气更足了。”安徽鸿瑞通风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贤忠说。前段时间,“企业管家”上门走访,得知企业从外地迁入霍山,上下游配套链不太熟悉。霍山经开区通过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快速匹配、精准牵线,为其引荐相关企业并推动开展合作。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六安市深入查摆问题,扎实开展访企入村和“听意见、解难题、促发展”专题行动,聚焦群众所盼、紧扣企业所需,建立健全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见实效,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走访企业2100多家、行政村1700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00多个、农户2500多户,收集到各类诉求1950多个,八成以上已办结,剩余诉求正在积极办理推进中。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