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光羊肚菌每亩收入就近万元,今年再整一块地接着干。”7月16日,马鞍山市雨山区佳山乡马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瘐跃华在田间忙碌。在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的牵线下,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团为马塘村引进羊肚菌、贝贝南瓜等新品种,瘐跃华尝到了甜头,经济效益翻了一番,合作社不仅吸纳20余名村民就业,还计划自建育苗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
这样的增收故事,在雨山区遍地开花。该区通过科技引领、机制创新,让闲置土地焕发新生机。在土地整合方面,该区实施8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田块归并、新建生产道路、修缮灌溉设施,向山镇项目区由此带动农户户均增收400元。
在产业培育上,当地引进羊肚菌、贝贝南瓜、新品种西红柿等作物,组织省市区三级科技特派员驻村指导,推动5家农业经营主体在900亩撂荒地上发展特色种植,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部分土地收益实现翻番。金色东塘葡萄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20户农民年增收5万元。数字化营销同步发力,正在建设的佳山乡三联农产品“直播小院”,即将投入运营。
“我们以科技赋能盘活闲置资源,用利益联结让农民共享红利,这是增收路径的核心。”雨山区农业农村水利局局长钟继虎说。如今,从羊肚菌大棚到贝贝南瓜田,从葡萄架下到直播镜头前,雨山区正以多元举措推动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