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在庐江县乐桥镇浮槐村,种植大户正在抢抓时机收割早稻。
眼下,早稻进入成熟收割期,作为我市双季稻的主产区,庐江县广大农户抢抓农时,积极组织机械力量收割,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时栽插。
农机手坐进“空调房”
7月21日,合肥气温超过35℃,在庐江县乐桥镇浮槐村一处稻田里,农机手王启飞正驾驶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收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随后,饱满的稻谷通过自动化输送管道直接装车,运往烘干中心集中处理。
“驾驶室有空调,温度在25℃左右,干活轻松多了。”王启飞开了20多年收割机,他告诉记者,早稻成熟后,必须马上抢收、抢种,为晚稻生长抢出时间。一旦延误农时,晚稻收成会大减。
“过去‘双抢’期间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农民流汗最多也是最累的时候。现在有了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双抢’也不用那么‘抢’了。”王启飞说,早稻抢收期间,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50亩,每亩收费80元,比平时要高10元。
早稻丰产喜煞人
“今年收成不错,我家早稻平均亩产量约550公斤。”望着收割后的稻田,庐江县种粮大户倪晋金的脸上挂着汗珠,眼神里难掩欣喜。
今年,倪晋金种了2000余亩双季稻。“7月18日开始收割早稻,目前已经收割完八成,最迟7月23日能全部收割完。”倪晋金说。他所在的庐江县双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共有27台收割机,除了自家的2000余亩稻田,他还承担了柯坦镇、乐桥镇的20000多亩稻田的收割任务。
倪晋金表示,自家的稻田被纳入安徽省双季稻粮食生产指挥田项目,省、市、县、镇的农技专家从品种、育秧、机插到施肥、除草等方面定期提供服务指导,让他在田间管理上免去后顾之忧。
“你看田埂上种的这些百日菊和香根草,可不是乱种的,而是应用了绿色防控的植保技术,能够减少稻田虫害,助力增产。”倪晋金表示,稻田周围还布设病虫情自动化监测设备,种出“吨粮田”更有底气。
最高亩产超690公斤
据悉,今年早稻收割期间,省、市两级农业专家对庐江县多个早稻高产示范点和早籼稻覆膜机插示范点进行现场测产验收。结果显示,早稻高产示范点平均亩产676.64公斤,最高亩产694.5公斤,较上年亩增产70公斤。早籼稻覆膜机插秧示范点亩产663.6公斤,较对照模式(毯苗机插)增产8.36%。
“今年我们在春耕备耕阶段便积极组织市水稻首席专家工作室、农技人员,指导各地提前安排和调整种植计划,合理安排茬口,选用稳产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的中早59和中早39等早稻品种,确保‘合肥粮仓’稳产保供。”合肥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