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生活商报

织就新篇章 勇当“皖”美纺织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5-07-25 19:18:05  来源:中安在线  

  “我们正以‘勇当“皖”美纺织排头兵,打造长江中下游纺织服装第一县’为目标,坚定‘提升纺织、主攻面料、打通印染、塑造品牌’发展路径,持续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做文章,在科技创新赋能上求突破,在品牌价值提升上见实效。”近日,望江县委书记汪久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谈及县域经济的首位产业,话语中透着坚定与自信。

  这座有着“家家植棉、户户捣衣”传统的长江边小县,近年来紧抓沿海纺织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在承接中升级、在转型中突破,推动产业向高端发展、终端延伸、集约集聚,逐步构建起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老到少、从夏到春的全行业全品类全覆盖发展格局。2024年,该县生产服装6.2亿件,纺织服装行业总产值达181.5亿元,同比增长19.2%。

  “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望江有四大独特优势。”汪久清娓娓道来。地处武汉、南京、杭州、合肥、南昌五大省会城市几何中心,这里是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必经之地,济广高速、347国道穿境而过,望东长江大桥、合安九高铁已通车运营,长江公铁大桥正在加速推进,水陆联运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让“望江制造”畅达全国。作为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当地既有申洲针织这样“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引领,又有1200多家“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配套,34.5万锭环锭纺、2000余台织机、8万台(套)服装加工设备支撑起从研发设计到热电联产的全产业链生态。作为全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和优质棉生产出口基地县,望江曾创下年植棉42.3万亩、产皮棉3.9万吨的纪录,宁波能源投资建设的热电联供项目投产运行,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与能源保障。而在人才支撑方面,全县60多万户籍人口中,20余万人从事纺织服装相关行业,与安庆师范大学共建的纺织服装产业学院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形成了“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生态。

  如何将传统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汪久清表示,望江始终将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首位产业,精准发力推动产业强筋健骨、提质增效。在提升纺织环节,县里成立了纺织服装产业链工作专班、产业链党委和产业发展中心,构建起“1+3+N”产业联动平台——以经开区为核心,联动3个乡镇集中区及N个产业园,已集聚生产型企业4300余家;创新推行“中央工厂+卫星车间”模式,国联纺织服装产业园中央工厂带动周边卫星车间承接缝制、整烫等环节,形成“1个中枢+N个触角”的协同发展网络,让产业链的“神经末梢”延伸至乡村角落。针对面料对外依存度高的短板,望江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组建两支专业驻外招商小分队靶向引进项目;联合东华大学等10余家机构共建产业技术联盟,设立AI童装设计创新中心,全力破解高端面料研发“卡脖子”问题。为打通印染这一关键环节,该县通过破产清算、腾笼换鸟等方式盘活舒美特地块,建成日排污容量5万吨的印染产业中心,引进6个印染项目。在品牌塑造上,安徽纺织服装检验检测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全省首个纺织服装“质量联盟”建成运行,连续举办中国望江时尚童装设计大赛、发布童装流行趋势。

  “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市委部署要求,保持‘织就新篇章’的奋进姿态,拼抢每一天、决战每一季,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力争到‘十五五’末实现纺织服装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让‘望江织造’温暖千家万户,为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汪久清表示。

(正文已结束)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口袋公园 快乐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