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持续优化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机制,不断提升办理效率和答复质量,推动建议成果切实转化为自然资源管理实效,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所有承办建议均严格按程序办理并答复,代表满意率达到100%。
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推动问题真正解决
跳出“重答复、轻落实”的传统模式,将办理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政策落地上。今年以来,主办建议中耕地找回类占比达50%,反映出代表对耕地保护与利用的高度关注。围绕代表提出的动态调整图斑任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扶持、提高补偿标准等建议,积极行动,科学确定耕地恢复来源,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工作。在政策与资金保障方面,将省级耕地保护补偿激励资金全部用于乡镇耕地找回,并提请市政府明确2025年度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非耕地恢复补助政策,同时协同市国投公司申报省级专项融资贷款,多措并举巩固耕地恢复成效。
从追求“满意率”向提升“解决率”转变,确保办理取得实效
坚持以实际成效作为衡量建议办理工作的根本标准,聚焦乡村振兴、土地综合管理等代表关切领域,推动一批重点建议落地见效。针对盘活村级闲置房屋的建议,积极配合属地政府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兴办企业工作,完成云梦溪谷酒店有限公司、牧春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新杭镇百家庙村益程古建材料项目等22个共382亩的村企合作项目供地,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土地综合管理建议,科学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扎实推进沪皖共建长三角(广德)康养基地及相关乡镇片区整治项目,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推动治理能力系统提升
在办理建议过程中,注重挖掘深层次问题和共性需求,努力通过办理一件建议推动解决一类问题。针对代表反映规划建设许可证办理程序复杂的问题,以“全省一单”机制为抓手,全面梳理精简工程领域申报材料,平均精简5件,实行清单化管理,显著提升审批效率;同时,大力推进“多规合一”“一码管地”等系统贯通,打破数据壁垒和部门阻隔,实现审批信息互联互通,缩短“一书三证”办理时间。在服务模式上,创新推出“不打烊”服务、帮办代办、不见面审批、延时预约办理等举措,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体验。
广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推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从“办结”走向“办实”,从“答复”迈向“落实”,真正让每一件建议“落地有声”,为推进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了有益经验。(周帆)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