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德市升平街道钱村村,有这样一群“铁脚板”队伍: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将“访民情、解民忧”的工作落到实处。他们常年穿梭在村头巷尾,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惠民政策落地生根。
通过建立“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机制,钱村村委会将全村33个村民小组科学划分为6个大网格,由村干部、村民组长、志愿者组成走访小组,每月开展全覆盖走访,重点关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建立动态管理台账。
“以前是我们跑断了腿去找干部,现在是他们主动上门问需求,这样的干部,我们是打心眼儿里欢迎!”村民龙大哥的感慨道出了多少群众的心声。在一次走访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龙大哥妻子患有智力障碍,龙大哥既要照顾妻子又要打零工供女儿上学,生活陷入困境。村里立即启动救助程序,为这个艰难的家庭申请了低保。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为厌学留守儿童联系心理疏导,为因病致贫家庭申请医疗救助,为缺乏技能家庭组织就业培训……
为了让政策更好惠及群众,钱村村推出“政策上门三件套”服务:精心制作的“政策明白卡”,将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慢性病卡等政策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印制成册,宣传并发放到每家每户;各网格建立的“民情直通车”微信群,实现诉求实时响应;定期开展的“政策宣讲进院落”活动,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今年以来,钱村村已累计走访群众数千次,收集意见建议数百条。目前全村49户61人享受低保政策、20人获得特困救助、15户24人纳入低收入保障,真正实现了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纳尽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钱村村党总支书记表示,将继续深化走访机制,让惠民政策更有温度,让干群的“连心桥”越筑越牢。如今的钱村村,民生改善、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温馨场景处处可见,一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张舒)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