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商务周刊

泉韵乡居,城与乡的双向奔赴!济南“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见证乡村蝶变

发布时间:2025-07-23 15:30:42  来源:大众网  

  纵观济南近年来的发展脉络,乡村振兴的脚步一直没有放缓。如今,“泉韵乡居”正成为济南的一张金色名片。广袤田野,阡陌交通,微风澹澹,瓜果飘香,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动人画卷正徐徐铺展,令人心旷神怡。

  7月22日,济南市“一月一主题”集中采访暨泉韵乡居和美乡村建设主题采访走进章丘区与莱芜区,实探章丘区“明山绣水”片区、莱芜区“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等方面亮点成就,讲好济南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成效和经验做法。

  明山绣水间,产业兴、农民富、生活美

  据了解,“明山绣水”片区位于章丘区明水城区北邻,覆盖明水街道、绣惠街道10个行政村、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2万余人,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482.5万元。

  在这里,产业融合深深驱动着片区资源深度拓展。比如,桃花山新村重点发展锦鲤养殖、藕虾套养和农产品直供等产业,成为盒马鲜生重要供应商,稳定供应章丘农产品30余种,月销售额超百万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20年以前,桃花山新村主要以蔬菜和水果种植为主。2020年开始,村里依托果蔬种植和藕池基地等基础资源逐渐打造了锦鲤养殖、藕虾套养、林下经济和农产品直供四大产业板块。

  如今,桃花山新村的锦鲤养殖产业依托现有藕池资源,引进了弘业、金嘉、玮琳三家锦鲤养殖企业,三家企业占地面积370余亩,年销售额3500万元。依托藕虾套养项目,先后举办了4届“藕鱼龙虾季”活动,累计吸引游客10万人次,实现营收15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15万元。

  农旅融合方面,位于明水街道中部的西营村,依托“一山两河三园”生态基底,深挖农业多元价值,吸引社会投资1500万元建设“稻荷飘香景观区”,联合杭州千拓文旅公司专业运营,打造稻田观光、特色美食、农耕体验、研学教育等“农业+”模式,变农田为景区,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文旅业态。

  值得一提的是,该村作为明水香稻原产地,有2000多年种植史。2022年,明水“大红芒”香稻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省农科院联合成立香稻研发中心,流转土地600余亩,打造明水香稻标准化种植基地,进行良种培育、土壤改良,去年香稻亩产量突破1000斤。

  位于明水街道中部、毗邻明水古城的吕家村,也在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目前,全村共265家经营主体,涵盖高效农业、高端制造、文旅服务等多行业领域。成立章丘区首家村级商会,现有会员企业24家,服务企业发展壮大。

  借助明水古城流量优势,吕家村打造了古城副景区,引进吕家欢乐堡、畅玩街区、稻香渔歌露营地、晟明远果蔬采摘等多个城乡融合项目,培育乡村新业态。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喜事新办,整合喜庆资源,成立喜庆产业协会,喜相逢、小江南、品悦泉尚、梧桐宴会等酒店年承接喜宴近400场,占城区比例近三分之一,带动3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齐鲁情、映山红,感受青山红韵的初心画卷

  “齐鲁情 映山红”片区位于莱芜区南部,涉及高庄街道、牛泉镇10个行政村,面积24.92平方公里,人口9606人。片区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和自然资源底蕴,积极探索红绿融合乡村发展新路子,打造集初心溯源实践、红色教育培训、研学体验和乡村旅游度假休闲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域景区化乡村、红色旅游新名片。

  在塔子村,“青春之歌”正从这里唱响。依托山东“小三线”建设红色旧址,由山东文旅山乡集团、赢城产发,对709战备印刷厂修旧如旧、改造升级、专业运营,流转周边700亩土地,发展创意农场等20余种富民业态,“红色产业”带动村民日子更加红火。

  黑峪村的“花田之约”项目同样吸睛。通过村企联建、产业联动,招引半亩花田创始人回乡发展,建设品牌馆,栽植玫瑰、牡丹120余亩,打造原料溯源基地和产品研发基地。同时,在莱芜鲁中生物谷建成化妆品原材料加工基地,在济南高新区建立研发中心,构建了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乘着东风,产业联动带来了共同富裕。村子与半亩花田结对,整合资金1600万元,利用村内4处闲置宅基地、12条街区,建设“花点时间”、“山野集市”等特色项目,打造“峪见花巷”,与半亩花田共同开发露天电影、电商直播等20余种业态,带动90名村民就业创业,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小山村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庞家庄村的“山楂之恋项目,以“星火”党总支为引领,联合周边6个村发展山楂产业,生产研发山楂制品60多种、年产值1.2亿元,冻干山楂占全国市场的1/3以上,成为国内重要的山楂加工集散地。

  村子吸引了100余名青年创客来到这里,新建山里红农场、山楂之恋青创街,拓展研学旅游、山村市集、山楂盆景、柿意酒坊、花椒油坊、乡村啤酒节等20余种新业态,以“村集体+龙头企业+创客+农户”发展模式,开发数字乡村系统,利润实现即时到账,带动营业户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