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综合资讯

130件(套)王少舫遗物入藏安庆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5-07-08 17:32:14  来源:中安在线  

  王少舫是黄梅戏表演艺术史上最为璀璨、耀眼的双子星之一。7月4日,黄梅戏艺术大师王少舫遗物捐赠仪式在安庆博物馆举行,王少舫亲属代表现场签署捐赠协议。合新闻记者从该馆获悉,此次亲属捐赠了王少舫遗物130件(套)。

  王少舫1920年出生于京剧世家,13岁登台唱红,30岁从京剧改唱黄梅戏,1986年离世。1955年,他与严凤英合拍了中国第一部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让“董永”和“七仙女”的形象家喻户晓。

  除了《天仙配》中的董永,在黄梅戏艺术生涯里,王少舫还成功塑造了《女驸马》中的刘文举、《韩宝英》中的石达开、《无事生非》中的侯爷、《陈州怨》中的包拯等艺术形象。

  作为黄梅戏表演艺术史上最为璀璨、耀眼的双子星,严凤英和王少舫与其他艺术家们一起,开创了黄梅戏艺术最为辉煌的时代。

  “他对黄梅戏艺术始终保持严谨作风与执着追求,倾注了毕生精力。”在7月4日举办的捐赠仪式上,王少舫之子王毛代介绍,当年父亲在安庆“民众剧院”培养了一大批接班人,之后成为安庆各院团的中坚骨干。

  在最近搬家的过程中,王毛代与家人一起重新整理出了一批父亲当年的遗物。王毛代表示,这次选择将父亲的遗物捐赠给安徽中国黄梅戏博物馆,让这些物品找到了最好的归宿,也完成了父亲遗愿。

  此次安庆博物馆接收捐赠的物品为王少舫的信札、照片、书籍、曲谱、剧本、衣物、家具和生活用品等130件(套)。

  其中,有王少舫年轻时携带的化妆头面、脂粉等大、小竹藤提盒与提篮两只,还有王少舫晚年为了舞台形象由两个年轻演员帮助穿上的贴身帆布紧身衣等。

  合肥晚报-

  合新闻记者 方佳伟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