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2025年7月3日,巢湖学院学子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走进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展“大遗址文旅数字人文视域下凌家滩文化‘活化’传播策略研究”实践活动。期间通过回收分析问卷,聚焦游客体验与数据,探寻数字人文为凌家滩文化传播带来的新可能,解码古老文化借数字之力“活”在当下的密钥 。
游客画像:年轻学生主导,自带文化探索热情
在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年轻身影尤为活跃。18 - 25岁群体与学生群体占比均超半数,成为探索凌家滩文化的主力军。有游客提到,在进入主展厅前,主展厅外的大厅中,有两个柱子,那两个柱子上运用了3D裸眼技术,在特定的角度可以看见3D展示的文物。年轻学生对新鲜事物天然好奇,主动拥抱文化探索,这让凌家滩文化在青春群体中涌动着交流热情,也启示传播要贴合他们的喜好,用数字手段让文化更对年轻人的“胃口”。在采访过程中,一位来自安徽合肥的大学生说到“没想到凌家滩遗址博物馆那么有意思,真的被震撼到了,有很多互动小游戏,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有一个展厅,有知识竞答的互动游戏屏幕,出于好奇的我和我的同学去尝试了,一共五道题我答对了四道,我同学答对了三道。题目都是关于新石器时期的历史知识,这些知识让我更加了解了新石器时代以及凌家滩文化。”
认知渠道:多元途径并行,人际与网络主导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游客了解凌家滩文化的渠道丰富多元。其中,周围人介绍占比36.19% ,互联网占比40.95% ,传统媒体占比34.29% 。可见,人际传播与网络传播成为凌家滩文化破圈的关键路径。 根据有关人士了解,例如博物馆,及研学小镇的工作人员说到:针对吸引游客方面,一方面,要持续鼓励“文化体验者”转化为“传播者”,通过口碑传递扩大影响;另一方面,需强化线上平台运营,借助短视频、社交互动等形式,让凌家滩文化在网络空间持续“发声”。我们在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以及研学小镇的工作人员的采访中了解到,他们目前利用数字化吸引游客的方案正处于初级建设,目前落地的项目有裸眼3D,VR体验,4D动态影院。这些项目深受游客喜爱,很多游客对这些项目的体验感也很满意。她们说,后续将会推出更多的数字化项目,推动凌家滩文化的传播,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凌家滩研学小镇,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凌家滩遗址公园游玩,感受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魅力。
数字体验:沉浸式技术“圈粉”,拉长文化感知链
踏入博物馆,数字技术开启全新体验。3D建模让玉器纹理清晰可触,全息投影“复活”远古生活场景,超半数游客偏爱VR体验。其中VR体验和4D电影带来的视觉盛宴备受游客青眯,众多游客前往4D影院,感受科技与历史融合带来的震撼,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领略凌家滩文化的魅力。戴上VR体验设备,游客们便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以360度全景视角,仿佛置身于五千多年前的史前祭坛,近距离感受先民们的生活习俗与礼仪规制。逼真的画面、沉浸式的音效,让游客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古老的时代有游客兴奋的分享:“戴上VR眼镜的那一刻,我感觉我自己真的回到了过去,能清晰地看到先民们劳作、交流,这种体验太神奇了。”数字展示让游客平均驻留时长增加,沉浸式技术打破时空隔阂,把游客从“走马观花”拽入“深度感知”,让文化魅力在互动中层层递进。
传播期待:认可数字价值,盼文化体验再升级
此次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以游客体验为锚,借反馈洞察数字人文赋能路径。未来持续贴合游客需求迭代创新,凌家滩文化定能在新时代绽放更亮光彩,为大遗址文旅融合写下生动注脚,古老文化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光彩,为大遗址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示范样本。(凌家滩遗址暑期实践团 供稿)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