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观众正在翻阅99幅红色经典连环画墙。
7月10日下午,“时代印记·为人民而画——鲁艺连环画文献研究展”全国巡展合肥站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布展结束。此次展出由国家艺术基金为指导单位,鲁迅美术学院主办,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合肥市文学艺术策展中心、鲁迅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共同承办。
致敬国产经典动漫
孙悟空、东海龙王、巨灵神……在布展现场,记者看到这些国产连环画中的经典形象,被放置在久留米美术馆的入口处和展览大厅内,十分吸引眼球。《白鹅女》《县官和西瓜》《八百鞭子》等连环画作品弥漫着浓郁的中国风。让“70后”、“80后”很容易回想起借阅小人书的岁月。
本次展览作品涉及百部国产经典动漫作品,共1000余件,涵盖历史文献、创作草图、绘画手稿、研究笔记、连环画出版物,涉及三四百名连环画作者,系统展示了延安鲁艺、东北鲁艺、东北美专、鲁迅美术学院各个时期的连环画作品,充分彰显了鲁艺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历史担当。
策展团队中,齐鑫是鲁美的老师,也是本次项目的负责人。策展人由同样毕业于鲁美的蔡萌担任。齐鑫介绍,鲁艺连环画的重要特质是集体创作。延安时期篇幅最长的连环画《铁佛寺》便是由莫朴、吕蒙、程亚君一同创作完成,共110幅。此后,由王绪阳、贲庆余以高玉宝为原型所创作的连环画《我要读书》和路坦、王绪阳、贲庆余、陶治安、周立合作的《童工》,以及许勇、顾莲塘、赵奇老中青三代艺术家联合绘制的蒙古族英雄题材连环画《嘎达梅林》,体现了鲁艺连环画教学和创作中的集体创作和传帮带精神。
了解国产连环画历史
在文献展区,观众首先看到的是彦涵先生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投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涨热情和献身精神的《翻身前后》,蔡若虹先生讲述农村土改历史风貌的《苦从何来》,鲁美老校长张望先生描绘旧中国底层人民苦难生活的《生路》……
1962年,《美术》杂志刊登古元先生所写的《回到农村去》和《到“大鲁艺”去学习》;1962年,华君武先生的艺术理论著作《我怎样想和怎样画漫画》;1932年11月《文学月报》杂志发表的鲁迅先生为连环画正名的《“连环图画”辩护》;连环画出版社老社长姜维朴撰写的《与世纪同行的中国连环画艺术》等,一一在文献部分展出。
齐鑫谈到,本次展览中所梳理的作品,多出自连环画家20多岁时的手笔,带着一股子生猛与朝气。
全国巡展为啥选择合肥
策展人齐鑫介绍,合肥站是他们全国巡展继延安、成都之后的第三站,原因首先是这里聚集的年轻人多,同时有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显露浓郁的中国古典园林气息,与此次展览的宗旨不谋而合。在欧美动漫风行之际,他们要彰显的是传统绘画中国元素蕴含的大美,让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感受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
此次合肥巡展预计持续至7月27日,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每晚19:00-24:00推出夜场展出。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戴小花 文/摄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