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大学“强化学习智能控制技术成果”三项赋权专利在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成功挂牌转让,作价入股金额500万元至合肥中科深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现知识产权交易助力高校专利落地生“金”。
从知识产权到股权,是科技成果转化中最具实质意义的关键性突破。这样的一步大跨越,为什么能在安徽大学和中科深谷之间顺利实现?
省级“唯一”
中科深谷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合肥高新区,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智能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早。此次高校科研成果的作价入股,无疑增强了企业在关键技术上的研发创新能力。
从这宗最新知识产权变股权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知识产权第三方专业化综合交易服务机构和交易平台的构建,对于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的重要促进作用以及基于现实需求的迫切性。
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是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由安徽国控集团所属省产权交易中心发起设立的安徽唯一省级综合性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自2024年9月正式揭牌以来,始终围绕知识产权业务,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延伸服务触角。截至2025年6月末,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累计实现进场交易成果76项,进场交易规模7569万元,达成交易规模7517万元。
今年4月,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并正式受托运营管理安徽省高校科研机构可转化专利数据库。专利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旨在破解高校科研成果“沉睡”难题,为实体经济注入创新动能。此次成功挂牌转让的安徽大学“强化学习智能控制技术成果”三项赋权专利,即为受托管理的可转化专利之一。
全链条服务
高校科技成果的交易和转化,知易行难。在现实中还存在不少运用政策的灵活性、流程程序上的合规性等操作层面的难点需要突破。这对知识产权交易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是很大的挑战。
据介绍,为满足安徽大学职务科技成果的转化需求,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选派专人驻点,协助高校开展高价值专利盘点,会同高校对接科研人员,响应发明人成果转化需求,积极开展成果宣传、推介,提供定价及转化方式指导等专项服务。
此外,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将进场交易流程与安徽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审批流程相结合,在不增加转化程序的情况下提供从成果挂牌到最终成交的一站式全链条专业服务,助力高校的知识产权高效、合规转移转化。
“此次专利能够成功挂牌转让,一方面是因为专利本身具有知识产权交易价值,省知交所提供了从成果挂牌到最终成交的一站式全链条专业服务,实现高效合规转化;另一方面是因为人形机器人是当前风投热点,合肥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已形成‘核心技术攻关—关键部件研发—整机集成应用’的完整链条,为技术落地提供了成熟的产业支撑和市场空间。”安徽省知识产权交易所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苏艳丽说。
全国第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2024年,安徽在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转化效率、创新活力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2024年全省获授权专利148388件,共申请商标228967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4件,发放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104张。同时,共办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项目5295笔,质押金额629.37亿元,居全国第四位。
知识产权的价值“变现”,是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之一。
安徽国控集团表示,将以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及省知交所为依托,充分发挥产权和要素交易服务功能,继续聚焦服务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为更多高质量知识产权项目搭建高效、规范、可信赖的市场化桥梁,推动优质要素向科技创新领域加速汇聚。
省知识产权交易所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进一步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导向,深度参与高校院所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拓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业务,对接初创期投资机构和培养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持续加强与沪苏浙交易机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产权市场一体化建设,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利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安徽“知交所”,正成为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科研机构、科研团队的“知心人”。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