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综合资讯

一枝“黄梅”越重洋

发布时间:2025-07-22 17:32:51  来源:中安在线  

  当婉转黄梅邂逅西方交响,当水袖长裙与欧洲建筑相映成趣,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近日,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远赴德国法兰克福,参加第九届“欧洲孔子学院大学生戏剧节”。他们以戏为媒,用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在异国他乡圈粉无数。

  当地时间7月3日,法兰克福罗马广场,阳光明媚,行人如织。忽然,一群身着华彩戏服的“七仙女”从人群中翩然现身,水袖如流云轻卷,步履似蝶翅蹁跹,将东方女性的灵秀之美展露无遗,瞬间吸引了路人的目光。再芬黄梅的戏曲“快闪”,就此惊艳启幕。

  器乐合奏流淌着婉转戏韵,水袖翻飞荡漾着万种柔情……中国戏曲的传统绝活接连上演,引得外国友人们拍手叫好,纷纷举起手机,留住精彩瞬间。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二度梅”获得者韩再芬身着戏服,唱响黄梅戏《女驸马》的经典唱段。那朗朗上口的旋律如清风拂面,引来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

  5分钟的“快闪”表演里,好戏轮番登场,让这座欧洲金融中心的街头,俨然变成一座流动的“黄梅戏大舞台”。

  “我喜欢黄梅戏。”表演结束时,外国友人毫不吝啬地称赞道。

  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青年演员马丁看着这一幕,感慨万千:“当看到外国观众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打拍子,我才真正理解‘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

  安庆是“京黄故里、黄梅戏乡”,徽班从这里进京,融南腔北调于一炉,孕育了国粹京剧;黄梅戏也是在这里发展兴盛,成长为全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近年来,安庆市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聚焦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戏曲名城,推动黄梅戏“走出去”,让这门传统戏曲艺术向内根深、向外延伸。该市黄梅戏演艺团体已先后在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和演出。此次再芬黄梅艺术剧院赴德开展为期5天的文化交流,正是安徽省和安庆市相关单位积极推动黄梅戏唱响欧洲,并与法兰克福孔子学院密切沟通的成果。

  当地时间7月5日下午,法兰克福孔子学院新德林根剧院内座无虚席。乐声响起时,舞台后方电子屏上的中英文字幕同步滚动,由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带来的经典黄梅戏折子戏演出就此启幕。

  《天仙配·鹊桥》的水袖蕴含浪漫,《夫妻观灯》的彩绸裹着欢趣,《戏牡丹》的身段透着灵动……数段经典黄梅戏唱段轮番登场,将现场观众带入那片悠远而鲜活的东方意境。

  语言的隔阂在此刻消弭于无形。“唱词虽然听不懂,但能跟着旋律读懂角色的欢喜与纠结。”一位德国大学生看着渐暗的舞台,指尖仍随余韵轻颤,“这旋律像有魔力,直往心里钻。”

  “真正的文化交流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共鸣;不是送出去就结束,而是种下去、能生长。此次赴德交流是中德双方在人文领域的互动与合作,以艺术为纽带连接不同文明,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互鉴具有深远意义。”韩再芬说。

  一曲黄梅调,唱响海内外。当前,安庆市正全力以赴承担“中国黄梅戏发展基地”的责任,努力创建国家级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戏曲阵地和人才建设上持续发力,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等活动,打造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让“有戏安庆”好戏连台,持续推动黄梅戏“走出去”,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安庆的更大贡献。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