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村官到民政残联工作者,十年光阴悄然流逝,但她对民生工程的热忱从未改变。近日,笔者在桐城市青草镇政府见到了朱丽芳,听她讲述了十余年来扎根基层、参与多项民生工程的难忘经历。
2014年8月,朱丽芳通过安徽省大学生村官招考,来到嬉子湖镇双店村,开始了她的基层工作生涯。“刚开始我对‘民生工程’毫无概念。”朱丽芳笑着回忆道,“是村委会的江主任给了我一份宣传折页,让我慢慢了解这项工作的意义。”
她清晰记得自己接触的第一个民生工程项目——农村危房改造。有一次村民前来咨询申请事宜,她热情地接待并收下了申请材料,却因不了解政策细节而未能准确指导。“江主任回来后耐心地教我,要做好危房改造工作,必须问清户籍组别、房屋危险等级、居民类别等基本信息,还要详细了解家庭成员、工作收入等情况,最重要的是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入户核实。”这次经历让朱丽芳明白,民生工作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细心和责任心。
如今,朱丽芳已在青草镇从事民政残联工作六年多。回首十年基层路,她先后参与了农村危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医疗救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等众多民生工程工作。
“这十年,我亲眼见证了民生政策给无数家庭带来的巨大变化。”朱丽芳说,“当看到危房户住进安全舒适的新房,当看到贫困家庭得到医疗救助,当看到老年人按时领取养老金露出笑容,我深深感受到这份工作的价值。”
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到经验丰富的民生工作者,朱丽芳的成长历程正是安徽省民生工程在基层扎实推行的生动缩影。她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民生工程“为民惠民”的宗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朱丽芳最后动情地说:“民生工程,我由衷为你点赞!这是我十年基层工作最深的感触。”(黄健生 程燕)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