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两户村民因院墙占地争执不下。我们将双方请进调解室,先观看六尺巷微电影,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互谅互让,当场握手言和。”灵璧县黄湾镇砂坝村资深调解员刘某介绍道。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典故,穿越时空,在皖北灵璧县焕发出治理新声。近年来,灵璧县深入挖掘“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的传统治理智慧,构建起“党建领事、群众说事、网格管事、礼让和事、多元解事、群力防事”的立体化治理格局,将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古韵浸润,文化基因激活治理末梢
步入灵璧县黄湾镇砂坝村,“社会”“邻里”“家庭”三个主题鲜明的“六尺巷调解室”,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温馨港湾。老物件陈列其间,墙上图文并茂地讲述着六尺巷的故事,循环播放的微电影营造出浓厚的“谦和礼让”氛围,让前来调解的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文化的力量。
黄湾镇创新“1+3+3+N”工作模式,坚持以党建为核心,打造“村党组织一网格党小组一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体系,盘活“村组干部力量,党员先锋力量,志愿服务力量”三种力量,推行“积分管理、实事办理、协调纠纷、微心愿,微服务、微志愿”等“N”类服务模式,构筑起“网格联动,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多元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红色引领,多元共治编织幸福网络
灵璧县聚焦“融合共建”理念,发挥社区桥梁和纽带作用,健全完善“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席议事制度,探索“评理说事点”“邻里议事亭”等小区议事模式,落实“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的“五事联办”常态机制。
由小区党支部牵头,每月召开协商议事会,对小区业主提出的实际问题认真商讨,迅速转交办结,构建党组织领导、社会化共建、邻里式共享的服务体系。
“过去电动车乱停乱放、充电隐患大,议事会协商后划定了停车区、安装了充电桩,问题迎刃而解!”居民王某对此赞不绝口。
智治赋能,数字利剑破解治理千结
面对治理的“千头万绪”,灵璧县以数字赋能提升治理效能。精心打造的“灵听灵璧”智慧平台,其核心功能“随手拍”已成为群众参与治理的便捷通道。无论是发现环境卫生脏乱差、公共设施损坏,还是遇到安全隐患,居民只需动动手指,用手机拍照上传至平台,系统便会智能识别问题类型、自动精准派单至对应的职能部门或属地乡镇,平台不仅受理快,更注重闭环管理,处理过程和结果实时反馈给群众,并可进行满意度评价。今年以来,平台已高效收集并办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各类问题事项6200余件。
全县318个村(社区)精细划分3157个网格、配备3243名网格员,构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格治理队伍。他们如同“神经末梢”,扎根基层一线,精准发现问题苗头,高效处置风险隐患,将治理触角延伸至最细微处。
下一步,灵璧县将持续深化“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深度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绘就传统智慧与现代治理交融、党建引领与多元共治协同的善治长卷。(李梦园 李凤)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