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生活商报

一支部一实事 惠民生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6 19:25:36  来源:中安在线  

  近日,淮北市妇联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中,组织留守儿童参观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本报通讯员 冯树风 摄/视觉安徽

  “当时我们正为工商注册、银行开户等手续手忙脚乱,市高新区招商局党支部的同志,结合主题党日,把办公桌‘搬’到项目工地上,现场为我们指导填表、协调部门,为项目顺利投产抢下了关键时间窗口。”近日,提及企业落地之初受到的帮助,淮北迅能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阳仍心怀感激。这份高效精准的服务,正是淮北市组织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的一个生动缩影。

  学习教育期间,淮北市组织基层党组织按照“小切口、惠民生、重实效”要求,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作为重要实践载体,创新推行“一支部一实事”机制。活动开展以来,各党支部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院,通过走访调研、线上问卷调查、集中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全面梳理群众心头“急难愁盼”。

  一张张具体的“民生需求清单”迅速形成,并及时转化为主题党日项目清单、责任清单、落实清单。针对群众反映的“退红区域道路坑洞破损无人管理”问题,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实施集中养护,采用错峰施工方式累计维修沥青路面3.5万平方米、人行道及退红区域1.2万平方米,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出行环境。

  淮北市各地各单位广泛开展进企入村、访企入户,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厂房车间、田间地头,在“以企观政”中感受营商环境冷暖,在“以农观政”里体察民生百态,促使作风在一线转变、问题在一线解决。

  市高新区经发局党支部组织开展“外贸护航 助企远航”主题党日,走访园区外贸企业10家,协调解决投资审批障碍等3个难题。市农业农村局农科院党支部与市统计局机关一支部、国家统计局淮北调查队党支部,联合开展小麦生产及测产主题党日,传授农业科学技术,为午季粮食丰收提供有力帮助。

  聚焦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少、处理办结慢等“老难题”,淮北市创新打造“红淮集市”主题党日服务平台,探索出一条“组织搭台、党员摆摊、群众赶集”的基层服务新路径。

  每月一到固定时间,市内各社区广场便热闹起来。党员志愿者们化身“摊主”,将涵盖政策咨询、便民服务、矛盾调解、健康义诊等丰富的资源下沉到居民家门口。群众像“赶集”一样,便捷地找到所需服务,琐事、难事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回应解决。市中医院行管二支部推出“健康夜市”主题活动,利用晚间时段在社区广场设置健康咨询、中医理疗、急救技能体验摊位,用“烟火气”拉近服务距离。针对低收入独居老人这一困难群体,创新推行“15度关爱工作法”,借助电力大数据监测平台,精准筛选出每月用电量低于15度的用户名单,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走访关怀、提供所需帮助。

  针对惠企政策曝光度、知晓率不高等问题,淮北市组织525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化身“政策信使”和“服务专员”,常态化深入园区、企业一线,上门解读最新惠企政策,指导申报流程,确保减税降费、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各项政策红利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尤其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难题时,他们积极协调银企对接,帮助企业注入金融“活水”。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实在在为企业“降本增效”,淮北市扎实推进“降费让利”专项行动。在关系众多餐饮商户切身利益的“瓶改管”(瓶装液化气改管道天然气)工程中,市城建处党支部联合淮北华润燃气有限公司,精准调研,制定最优改造方案,通过大幅精简审批流程、有效整合施工资源,显著降低改造成本。同时,大力推广“免申即享”服务模式,通过优化调整线上审批、公示和资金兑付流程,构建起“制定政策—实施政策—兑付政策”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免申即享”模式累计兑付资金已超过3.42亿元,惠及企业1892家次,让企业真切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和“雨中打伞”的贴心。

  数字无声,却是最有力的见证。截至目前,全市5529个党支部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中,已累计解决企业注册、社区养老、环境整治、政策落地等各类民生实事3400余件,充分彰显了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凝聚了党员奋进力量,促进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通讯员 刘诗浩 记者 黄永礼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