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看望抗美援朝老兵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爷爷,我叫魏博,是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的一名战士,服役已经13年了;我是李朝杰,是今年到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的新兵,我们向您问好,敬礼……”近日,前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的建筑央企——中铁四局工作人员和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新入伍战士和官兵代表一同前往看望98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盛仁声,聆听老兵故事,追忆峥嵘岁月,传承红色薪火。
98岁高龄的盛仁声老人,1927年出生,1949年解放后,进入华东局干部学校,后到东北铁路总局,由东铁政治部转入哈尔滨铁路局第二松花江桥工处改制为东北铁路工程总队第七大队。1951年2月入朝参战,1953年12月回国,在中铁四局工作直到退休。
近日,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看望抗美援朝老兵
盛仁声老人长期工作的中铁四局前身是1950年11月成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在抗美援朝中担负着京义、定清等铁路线的抢修重任。这支英雄的部队,在炮火与硝烟中,立下了“工地即战场,镐锹即刀枪,军工结一体,能打又能防”的铮铮誓言。直面敌军的枪林弹雨,视死如归,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保障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今年入伍的新战士坐在老人身边,聆听着老人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亲身经历的抢修战时铁路线的故事,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当听到老人谈到“在秃鲁江第五大桥冒着敌机的轰炸抢修铁路时,没有人害怕和退缩,继续冒着炮火,顶着寒冷,不休不眠,终于胜利抢通了大桥。” 现场人员沉浸在了那段可歌可泣、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中,无不为之动容。
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官兵看望抗美援朝老兵
随后,新战士李朝杰向老人介绍了部队的基本情况和来到部队后的感受,“老英雄您看,这是我们入伍后和战友们的合照”“这是我们今年组织的大型装备展示活动”……盛仁声笑容满面,不时询问具体细节,并说道,“现在部队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和我们那时候真是不敢比啊,我们在朝鲜的时候,冬天非常冷,到后半夜寒冷的不行,大家又不敢烤火,只好把草袋子挖三个洞穿在身上,才能睡得着。”
中铁四局工作人员和新兵代表询问了盛仁声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送上了鲜花和官兵制作的手工作品,感谢他为祖国做出的贡献,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盛仁声则语重心长地嘱托新兵代表道:“希望你们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誓死保卫祖国。”
看望老兵后,新兵代表李朝杰向记者表示,“今年是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5周年,抗美援朝老兵是国家的功臣,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将把对他们最深的敬意化作实际行动,赓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做无愧于新时代的好战士,用青春和热血为军营增光添彩。”
中铁四局青年员工李冰倩也深有感触,她说道:盛老在冰天雪地里草袋裹身御寒的故事让我瞬间泪目,老一辈铁道兵在天气严寒、工具简陋、时间紧迫等困难条件下,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战天斗地,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铸就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运输线 。作为一名青年员工,我将传承和发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精神,敢担当、敢作为,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奋力扛起新时代“开路先锋”的使命。(应牧臻 文良诚 记者 刘玉才)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