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观察 > 生活商报

合肥公路开启无人机安全巡检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25 11:19:40  来源:中安在线  

  7月20日,随着一架无人机缓缓升空,飞往合肥绕城高速上空,安徽高速公路无人机自动巡查项目正式首飞。记者从省、市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不仅是无人机,AI、机器狗、大模型等在交通领域日常巡检中使用已经非常普遍。

  高速公路巡查用上无人机

  安徽高速公路无人机自动巡查项目依托交通运输执法无人机联网平台,以合肥绕城高速为主体,布设6套多旋翼和2套垂起固定翼无人机起降场,自动巡查里程约240公里,辐射合肥绕城高速周边6条支线,巡查涵盖交通设施、违法行为、施工监管等,生成报告并上传至业务平台。

  该项目以“AI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空地联动”为核心架构,构建“常态化+重点时段强化”双巡查模式,效率较人工巡查大幅跃升。同时,AI精准识别路域隐患,三维GIS平台实时调度,巡查数据结构化直联省级平台。

  在重大节假日或恶劣天气等紧急情况下,无人机可迅速响应,依托正射影像建立监测基线,恶劣天气仍可实时回传现场态势,为高速交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安徽高速公路无人机自动巡查项目首飞后,该项目还将加速联动合六叶等六个路政大队,完成航线验证测试,深化AI在路产维护、施工监管等场景的应用,打造可复制的“省级智慧执法样板”。

  助力公路养护精细化安全巡查

  在合肥市2025年度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5标段施工现场,一架无人机搭载的镜头如同“空中之眼”,安全设施尽收“眼”底。

  近日,合肥市公路中心利用无人机技术,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养护工程开展精细化安全巡查。公路养护工程点多面广,传统人工巡检受限于地形、交通与视野,效率低、盲区多、风险高。在公路养护工程安全巡检工作中,无人机正以其独特优势,成为保障工程安全、提升管理效能的有效力量。

  “无人机的应用打破了这一瓶颈,仅需一次飞行,即可高效完成数公里路段的安全设施全方位巡检,安全警示标志、隔离设施、施工人员操作规范的布设情况实时回传。”合肥市公路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不仅减少了安全巡查人员暴露于行车环境的风险,还为施工区域交通组织动态调整提供了数据支撑。

  下一步,合肥市公路中心将进一步探索无人机巡检技术在公路养护工程、日常安全巡检中的应用,优化巡检方案和数据分析手段,为科技、高效、智慧、精准养护工作筑牢基础。

  AI智慧巡检大显身手

  在安徽交控道路养护有限公司指挥室监控大屏上,清晰地显示着一辆数十公里外巡检车摄像头捕捉到的路面实况。随着车辆前行,AI智慧巡检系统以非常快的速度将道路标线、护栏板、路面坑槽等一一打上标记并上传至后台。

  与传统人工巡检道路病害方式相比,AI智能巡检系统依靠大数据模型,不仅可以大幅提高道路病害巡检效率,还可标注病害坐标与分类,预测病害发展趋势,为后续道路养护提供决策支持,大大降低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

  代替人工的AI智慧巡检系统,为我省近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巡检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皖南多山区,涵道、暗沟众多,既是汛期的安全隐患,也是道路日常巡查的难点。皖通公司宁国管理处率先引入2台智能机器狗,凭借其灵活小巧的体型优势,可以深入狭窄空间作业,通过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红外检测系统,精准识别管道堵塞、结构破损等隐患。

  安徽交控集团皖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远程操控技术,机器狗能够稳定地完成爬坡、越障等复杂动作,实时回传高清影像数据,为边坡稳定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合肥日报-合新闻记者 余佼佼·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