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2025年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决赛在山东济南开幕。1500余名参赛选手齐聚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标志着这场旨在激发青少年创新潜能、培育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赛事正式进入决赛阶段。
本届决赛由中国老教授协会主办,济南市教育局、山东师范大学联合承办,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协办。大赛竞委会副主席高拴平、张彦春,大赛竞委会顾问姜钢,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万光侠,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方奎明等出席此次开幕式。
张彦春在致辞中提到,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支撑。而青年一代正是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因此,他对参赛学生提出三点期望:一是以“求索本源”的科学精神深耕基础研究,勇闯创新“无人区”;二是以“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锤炼系统思维,提升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三是以“国之大者”的胸怀格局锚定创新方向,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建设伟业。
方奎明在致辞中表示,进入新时代,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决赛不仅是竞技的舞台,也是思维的碰撞场,各位参赛选手在赛场上的表现将进一步强化济南的创新基因。
万光侠在致辞中表示,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早支持的重要平台。
开幕式上竞赛委员会顾问姜钢代表竞委会宣读了竞赛纪律,强调要从诚信要求、考场规则、评审原则和安全须知四个方面维护赛事严肃与权威。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刘恩玮同学带领全体参赛选手庄严宣誓,承诺将恪守诚信、尊重规章、赛出水平、赛出风尚。清华大学副教授梁恒作为评审专家代表郑重承诺,将以责任与良知,守护赛事权威,护航青年梦想。
为了表彰部分专家在思想引领上对本届大赛所做出的贡献,竞委会在开幕式上首次颁发“卓越引领贡献奖”,授予一级航天员陈全、清华大学副教授梁恒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姜萌。
随后,大赛竞委会副主席高拴平宣布全国决赛正式开启。赛程将持续三天,参赛选手们需通过现场教学、即时测评、创新能力综合测评、案例分析撰写与答辩等多个竞赛单元,全方位展示其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据悉,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是经教育部批准,面向青少年的全国性赛事。本届大赛自2024年10月启动,吸引全国超50万名高中生参与,经资格审查、全国初赛、全国复赛层层选拔,最终1500余名优秀学子晋级决赛。大赛深度融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模式,着力构建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培养机制,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奠定基础。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