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航拍的马鞍山市博望区石臼湖景观,美不胜收。
丹阳河水自北向南静静流淌,飞架河上的叶家桥连通马鞍山博望区新市、丹阳两镇,石制桥身斑驳的印记似乎诉说着87年前那场激烈的抗日战斗。
如今,曾爆发“小丹阳战斗”的博望区持续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全面开展和美乡村建设,以农文旅融合为突破口,通过差异化发展策略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改善人居环境
奔向“美丽生活”
微微晨光刚拂上荷叶田田的水塘,村民徐银峰已在村里跑了几圈。丹阳镇百峰村周边重峦叠嶂,荷塘自然村的百亩荷塘是难得的风景。徐银峰是村里聘请的“精细保洁员”,水塘边、树根下、街头巷尾,徐银峰都会仔细清理,不留死角。
荷塘村草木成趣,鸟语花香,干净的柏油路平坦开阔,高低错落的农舍鳞次栉比。“过去村里到处残垣断壁,这荷塘、草坪都是垃圾随意堆放处。”站在荷塘边的大草坪,望着优美的乡村环境,已退休的老书记齐道贵介绍,近年来,百峰村进行了污水管网改造,道路拓宽,增补绿化,环境焕然一新。其中荷塘村清除乱堆乱放48处、残垣断壁20处,清淤沟塘8口,完成全村户厕改造。前几年,百峰村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打造运营荷塘村民宿项目。2023年,荷塘村被评为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
“村头建了污水处理站,村里的垃圾由区里统一清运。”齐道贵介绍,村里条件好了,今年博望区红色教育百峰陈列馆开馆,来村里感受田园风光,参观陈列馆的人很多。
“全区37个村都由区里统一清运垃圾,一天两趟。”博望区农水局副局长杜敏捷介绍。早在2016年,博望区就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集中清理农村主干道路、村庄巷道、房前屋后、河沟渠塘,整治乱堆乱放、乱排乱倒,改水改厕,提升村容村貌。目前,该区已完成改厕27230户;采用分散、集中或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等模式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率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健全,无害化处理率100%。
盘活本地资源
培育乡村产业
凌晨四五点的博望水产大市场灯火通明,养殖户们把一兜兜起水不久的龙虾送了过来。这座由釜山村等六七个村共建的市场,开门仅两个月,已是当地重要水产品集散地。
该市场位于博望区新市镇,一期项目用地约20亩,建设门面房40多间,已租出30多间。“我们龙虾收购价格比外面高些,卖到南京、无锡等地,目前效益还不错。”程小虎过去是水产养殖户,现在租了门面干起经销商,龙虾上市季,他虽累却高兴。
“博望区水网密布,过去打游击战有利,现在有着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马鞍山市相关文史专家介绍。
博望区水产养殖面积近6万亩,去年水产品总产量约1.41万吨,产值约3.61亿元。博望水产大市场填补了周边无综合性水产品市场的空白,完善了流通体系,推动了产业链升级。
近年来,博望区加大农业产业及配套设施投入,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服务行业等。百峰村种植鲜桃、油菜等农产品;滨湖村以“合作社+保底+分红”模式,带动村民就业增收;新禄村发展农村电商……“一村一品”“一村多品”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卤蛋、粳米、酱瓜……今天要发货。”新市镇新禄村新落成的“仓储·电商中心”里,村党支部书记孟声明正带着年轻主播们整理直播间接单信息。为发展电商产业,镇上鼓励村干部、返乡青年等当“新农人”主播,并注册“新有耕味”品牌,建设电商仓储物流中心,整合周边粉丝、米酒、年糕等土特产品,统一策划包装销售。
目前,博望区正以系统思维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探索“电商+农户”等创新模式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拓展增收路径。
发挥区位优势
打造文旅IP
博望区北有横山,南有石臼湖,一山一水都与南京交界。
夏日的石臼湖澄澈如镜,湖风沁人心脾。湖畔博望区博望镇长裕村是当年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登陆的地方。一旁的东湖村“天空之境·露营基地”,绿草茵茵,水鸟齐飞,不远处石臼湖大桥上,南京地铁S9号线越湖而过。
“早听说这里搞了个露营地,今天来看看,确实漂亮。”骑行爱好者潘先生停稳摩托车,深吸一口气。
去年,东湖村引入社会资本项目化运营,对农家院落微改造,建设“一户一景”的湖岸民宿和咖啡厅、餐饮中心、露营基地等,打造吃住游玩一体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吸引了不少骑友、摄影爱好者、情侣等前来打卡。
“项目化运营”是博望区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该区通过国资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营,保障文旅项目落地。各村采用“村+专业运营机构”组建平台公司、“村企共同运营”等模式,激发农文旅产业发展活力。
横山脚下的博望镇红阳村,“苏A”牌照的车辆来来往往。相传,红阳村曾是明朝一处军马场所在地。这几年,该村与社会资本合作,针对南京等地市场打造以马文化为主题,集生态旅游、教育科普、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地。
“背靠南京是我们发展农文旅产业的区位优势。”杜敏捷说。博望区坚定南京都市圈城市后花园目标,制定相关政策,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差异化打造村庄特色,建设百峰、东湖、红阳、山宁4个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推出横山云顶、石臼天境等一批网红打卡点,贯通了“土塘—马场—横山—石臼湖—东湖”旅游精品线路,形成“连点成线、聚线成面”布局。去年,该区举办“五一欢乐周·请您来博望”“‘村K’大赛”“醉美山宁、乡村嗨啤”系列文旅活动,吸引周边游客50万余人次、带动消费近2000万元。
记者手记
丹阳河畔,红土新生
横山之巅俯瞰博望区,水渠阡陌间,和美乡村点缀其中,一派生机盎然。
丹阳河上,指尖抚过叶家桥斑驳的石栏,如同触摸那段红色记忆。87年前,新四军粉碎敌人“围剿”的枪声响彻历史的天空。如今,深植红色基因的土地焕发新生。
齐道贵对荷塘之变很自豪,走街串巷中,他对比着一草一木的变化,民宿建设“消灭”了断壁残垣,改水改厕、建设污水处理站,消除了黑臭水体。环境美、交通畅、设施全,博望区众多乡村与荷塘村一样,发展起民宿、研学游等特色产业,村民“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成了现实。
荷塘村的美、石臼湖的景、水产市场凌晨的灯火、乡村主播的朝气还有村民脸上的笑容,无不印证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何尝不是红色土地上新的“战斗”?博望区通过人居环境提质、产业联动升级、文旅IP打造,开辟出一条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多元化发展的全域振兴之路。
(正文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