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众阅刊 > 正文

杏花村街道孔井社区:党建引领“三维度” 绘就社区治理新图景

时间:2025-07-21 17:18:49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党建则是激活治理效能的“红色引擎”。杏花村街道孔井社区以“民为邦本”为出发点,将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通过织密服务网络、激活共建活力、筑牢安全防线,构建起“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精准施策”的治理新格局,用“红色力量”破解治理难题,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升温。

  织密“服务网”,让民生福祉有温度

  党建引领的核心是“为民服务”。孔井社区将党组织触角延伸至网格末梢,以“精准对接需求”为导向,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体系,覆盖全年龄段居民的多元诉求。

  社区党委推动党建网格与片区管理“多网合一”,将9个小区划分为6个网格片区,推行“1+1+N”包片制度——每个片区由1名社区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再加1—2名社区工作者、N名“孔井先锋”队员组成,每周下沉小区3天,确保“居民呼声有人应、小区琐事有人管”。通过网格交流群实时收集民情,建立“意见库”动态响应机制,累计解决下水管网堵塞、路面破损等民生诉求120余件,群众满意度达98%。

  图为社区工作者每周下沉小区,开展入户走访。

  针对老年群体“数字鸿沟”与生活不便等问题,社区党委牵头组建孔井先锋——“青银互助”志愿服务队,为老人提供养老认证、智能设备教学等代办服务450余人次;成立“健康敲门小分队”,为行动不便老人开展上门体检26次,为22户高龄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每周“敲门问候”掌握需求。

  图为健康敲门小分队上门为高龄老人体检。

  同时,社区结合贵池区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项目,聚焦家长暑期“看护难”痛点,于2025年7月初启动“七彩假期”暑托班项目,组织6名大学生志愿者陪伴30名辖区儿童度过充实假期,通过课业辅导、兴趣课程、安全实训等内容,既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又为孩子们搭建了成长乐园。此外,每月举办“便民大集市”、开办老年大学、组织传统节日活动,让服务既有“精度”更有“温度”。

  图为“七彩假期”暑托班的孩子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学习

  激活“共建网”,让治理合力有活力

  党建引领的关键是“凝聚合力”。孔井社区充分发挥“大党委”统筹作用,打破条块分割,构建“多元参与、资源共享”的治理共同体。社区党委与8家共建单位签订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共商治理难题。在市、区残联支持下,引入自强花艺厂,为残疾人提供“以工代疗”服务;创新“社区合伙人”模式,吸引驻地单位以资源入股参与治理,将其志愿者纳入“孔井先锋”队伍,联合开展便民服务50余次,覆盖居民8000余人次。

  图为沉浸于工作的特殊青年。

  党委还鼓励特殊群体融入社区治理,支持残疾青年成立“折翼天使小分队”,参与政策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活动,既解决了特殊群体社会参与需求,又壮大了治理力量。这种“党建牵线、多方搭台、群众唱戏”的模式,让治理从“社区独唱”变为“多方合唱”。

  筑牢“安全网”,让社区平安有保障

  党建引领的底线是“守护平安”。孔井社区以“底线思维”构建全链条安全防控体系,让居民生活更安心。社区党委建立“三级安全网”机制:社区安全负责人统筹协调,小区安全员日常巡查,“孔井先锋”队员一线排查,联合民警、消防、物业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整治。累计关停违规作坊2家,整改飞线充电等问题190余次,解除隐患50余处。针对老年群体易受骗特点,党委联合民警开展“反诈宣传进家门”活动,通过案例讲解覆盖1200余人次;将安全治理与服务相结合,在健康服务、节日活动中融入安全知识普及,实现“平安建设”与“民生服务”双促进。

  图为社区联合物业、城管、公安派出所整治“空中飞线”。

  从“服务网”的精准暖心,到“共建网”的活力迸发,再到“安全网”的坚实可靠,孔井社区以党建为“纲”,以民生为“本”,生动诠释了“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的治理逻辑。未来,社区将持续深化“党建+网格+服务”模式,让“老有善养、邻有善伴、居有善治”的图景在基层治理实践中愈发清晰。(邹贤芝)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