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课堂”在池州精彩上演。池州金山行知学堂(马衙街道金山村暑托班)与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携手,以“解码池州・行走的文化地图——秀山门博物馆带你巡讲池州古今”为主题,让孩子们走出传统教室,在实地学习中沉浸式感受池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启了一段独特的文化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副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青林,率先带领孩子们走进池州的生态画卷。她介绍,池州是自然秀美的生态绿城,堪称天然大氧吧,九华山更有“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绝美赞誉。随着生动讲解,孩子们仿佛置身如诗如画的山水间,了解到九华山的雄伟、贵池杏花村的浪漫、秋浦河的生机,以及李白、杜甫、苏轼等文人与池州的不解之缘。这些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典故,如璀璨明珠串联起孩子们对家乡的初步印象,瞬间点燃了他们的兴趣。
讲述历史文化时,王青林重点介绍了南朝梁武帝嫡长子昭明太子萧统的生平与地位,以及池州分布的多处纪念性建筑:秀山的昭明太子衣冠冢、始建于梁大同三年的昭明庙。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池州傩文化中,昭明太子被尊为“土主”,每年八月十五诞辰之日,当地都会举行隆重祭祀活动,香火旺盛,尽显其在民俗文化中的崇高地位与民众的深厚情感。
池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讲解的重点,王青林逐一介绍了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池州傩、京剧鼻祖“青阳腔”、东至花灯舞及九华山庙会。其中,池州傩承载着古老表演形式与文化底蕴,演员戴面具表演以驱邪纳福,既有完整傩戏,也有成熟的傩仪、傩舞。她特别提到,傩戏中除成人角色外,还有承担“引神”“拜神”职责的“傩童”,这一儿童角色引发孩子们极大兴趣,大家纷纷举手互动,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讲解中,王青林借助丰富图片让孩子们直观领略非遗,穿插趣味故事帮他们理解文化内涵,深切感受池州非遗的独特魅力。她还提及池州傩戏面具制作的精妙——每一面具都饱含寓意,工艺精湛;同时介绍了市级非遗“水打秋浦县的传说”,这个口口相传的故事充满奇幻色彩,承载着池州人对家乡历史变迁的独特记忆。
活动最后,老师为金山村的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这份礼物既是物质奖励,更是对他们积极参与的认可与鼓励。通过此次“行走的课堂”,同学们对池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既领略了自然风光之美,也探寻了历史文化与非遗魅力。
此次合作,为孩子们提供了走出课堂、亲近历史文化的宝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更为传承和弘扬池州地方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讯员 朱珂 肖诚诚)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