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请把水果摊往里挪一挪,不要占用道路,免得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上午8点,在香隅镇红星路口综合管理岗亭执勤的执法人员正在劝导占用车道的水果摊贩。
瓜农菜农、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是集镇管理中的头疼难题。为改善占道经营、环境脏乱等问题,香隅镇在集镇人车流密集区科学设立综合管理岗亭1处,每日安排2名执法人员定岗值守,不仅能全方位监管重点路段,还能及时处理违规停车、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违规行为,有效提高城管执法工作的效率,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徐光胜供图
除此之外,香隅镇还充分发挥综合管理岗亭的作用,在执法间隙,积极向过往群众宣传垃圾分类、“门前三包”、生态环境卫生保护等,切实将办公桌搬到马路上,打造“上班即上街,到岗即到位”的集镇管理新局面。
在综合管理岗亭不远处的香隅大道同粮站入口交汇处,“香隅镇特色小吃、水产零售临时销售点”标牌赫然醒目,商贩们在各自的点位上有序经营,以往的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等现象消失不见。
解决集镇管理难题,并非只有“堵”的强硬,更有“疏”的智慧与温度。为引导流动摊贩“退路入市”、集中规范经营,香隅镇在前期摸排调研的基础上,选定香隅大道同粮站入口交汇处作为便民流动商贩服务点,投入6万元,安装护栏、接通用水、硬化道路、设置排水、调整路灯时间,科学划定20余个摆摊点位,帮助流动摊贩“筑巢安家”。
“以前摆摊到处换地方,还总担心被驱赶。现在有了固定摊位,生意比之前稳定,心也更安定了。”摊主钱大姐感慨道。
为让流动摊贩愿意来、稳得住,香隅镇划定早晚市,充分利用固定摊位,采取公开抽签选摊的方式确定摊贩在经营区内的固定摊位,并通过“定点值守+错时执法”的方式加强巡查,做好便民流动商贩服务点的卫生清洁、秩序维护和安全管理。截至目前,已有流动商贩24家入驻。
曾经的红星路口,流动摊贩随意占道,人车混行、嘈杂混乱中,安全隐患暗藏其间。如今,同样的地点,新设立的综合管理岗亭,执法人员柔性执法,摊主们规范经营,村民悠闲采买,香隅镇“疏堵结合”的治理方式,成功将昔日乱象转变为集镇秩序与民生便利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实现了集镇管理与烟火气的“双向奔赴”。(郑玲燕)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