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众阅刊 > 正文

敲门入户织防线,筑牢全民反电诈“安全墙”

时间:2025-08-08 10:14:33

  “王奶奶,最近孩子上网课的时候,有没有收到过陌生链接让扫码领游戏皮肤啊?那很可能是诈骗!还有,要是孩子说想出去打工,可得先跟咱们社区核实下招工信息,别让娃被骗了!”刚过早饭时间,社区网格员和民警就拿着反电诈宣传资料,挨户敲响了居民的家门。这样的敲门入户,如今已成为社区守护全民“钱袋子”和人身安全的常规动作。面对花样百出的电信网络诈骗,社区工作人员用一次次真诚的走访、一句句恳切的提醒,为辖区居民撑起一把坚实的反电诈“保护伞”。

  为何电信网络诈骗能屡屡得手?从近期案例来看,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薄弱点:中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被“免费游戏装备”“明星粉丝群抽奖”等诱惑吸引,点击陌生链接导致账号被盗、家长银行卡被盗刷;高中学生急于证明自己,可能被“高薪兼职”“日结工”等虚假招工信息蒙骗,甚至出现外出打工后失联的情况;而老年人则因信息闭塞,易陷入“保健品诈骗”“冒充公检法”等圈套。一旦被骗,不仅可能造成财产损失,更可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让家庭陷入焦虑与担忧。

  杏花村社区的网格员和民警深知,敲门宣传,用一套话术应对所有居民远远不够。“程大姐,多亏你们上周来家里说的‘学生兼职防骗要点’,我家孩子昨天说网上有个‘打字员兼职’,不用出门就能日赚200,我立马想起你们说的‘先交钱的兼职都是骗子’,赶紧拦下来了,后来一查那果然是个诈骗团伙!”居民李女士拉着网格员的手连连道谢。这样的反馈,正是敲门行动的价值所在。社区不仅向居民“传知识”,还向他们普及“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遇到疑问多核实。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从来不是一次走访就能完成的事。杏花村街道杏花村社区的网格员和民警们用一次次耐心的敲门、一遍遍细致的叮嘱,让反电诈意识慢慢走进每个居民的心里。当敲门声变成安心声,当宣传册变成“护身符”,这份来自社区的温暖守护,正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学习成长,让每个家庭都能踏实安心,笑对生活。(通讯员 陈琳)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