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众阅刊 > 正文

江口街道:聚焦农家书屋建设 打造乡村振兴“精神粮仓”

时间:2025-09-10 16:39:11

  今年以来,江口街道着力将农家书屋打造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服务基层群众、培育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阵地和精神家园。

  聚焦农家书屋硬件提升,优化阅读空间环境

  街道文明办成立工作指导组,深入各社区站点,实地调研摸排农家书屋场地布局、设施配备、图书陈列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工作指导组依据“一屋一策”原则,指导各社区对书屋内部空间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坚持“细排查、严把关、重规范”工作原则,组织志愿者建立排查小组,对农家书屋上架书籍展开全面“体检”。排查过程中,重点核查书籍内容导向与来源渠道,逐本甄别是否存在非法出版物、封建迷信宣传书籍、内容低俗有害等违规读物,坚决杜绝不良文化信息传播。

  同时,对书籍陈列架进行整理升级,确保图书分类清晰、摆放有序,有效改善了书屋的采光、通风与整体卫生环境,提升了书屋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聚焦农家书屋资源补充,精准满足群众需求

  针对存在的图书数量不足、种类单一等问题,街道积极争取资源,进行图书补充与更新。根据图书类别和群众阅读需求,街道对书屋空间再次进行了合理规划与分区,并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健康养生等图书设立专门书架,放置于显眼位置,每本书编号归类,方便按需查找,借阅归还。最大限度减少读者寻找时间,提升阅读体验。截至目前,全街各农家书屋共计增添各类新书500余册。新增图书不仅涵盖了农业科技、种养殖技术、健康养生、法律法规等实用型书籍,还精心配备了儿童绘本、文学名著、历史读物、红色经典等多元品类,丰富了书屋的藏书结构,使“小书屋”蕴藏了“大世界”。

  聚焦农家书屋功能拓展,深度融合实践活动

  为确保书屋长期保持整洁有序,街道制定了简明易行的借阅规则,包括借阅登记、期限约定、书籍保护等要求,并安排专人定期维护图书秩序与环境卫生。同时,鼓励职工参与书屋管理,形成“人人爱护、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不仅提升了书屋的整体功能,也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街道始终坚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则,着力推动农家书屋向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转变。今年暑假期间,各社区充分利用农家书屋阵地,组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累计开展包括文明创建知识宣讲、移风易俗宣传、暑期防溺水安全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主题阅读分享会等在内的各类活动30余场次,有效吸引了广大居民和未成年人的积极参与。

  聚焦农家书屋使用效能,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工作的深入推进,有效激发了居民的阅读热情。一方面,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家书屋环境,配备智能化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图书借阅、查询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开展管理员业务培训、组织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服务水平。据统计,仅今年暑期,全街各农家书屋图书借阅量已达400人次,借阅频率和图书流通率较往年同期均有增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养成了“有空就去书屋坐坐”的习惯,书香氛围日益浓厚。农家书屋在保障基层文化权益、推动乡村阅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下一步,江口街道将继续深化农家书屋的建设与管理,推动数字阅读资源下沉,持续开展更多接地气、聚人气的文明实践活动,让农家书屋这块“文化沃土”更加肥沃,为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通讯员 唐礼志)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