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口街道聚焦居民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通过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妙招”,有效地激活了社区内生动力,将治理“难题”转化为共建共享的“佳话”,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搭建多元“议事平台”,畅通民意沟通“新渠道”
社区致力于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议事协商网络,确保居民声音“听得到、汇得全”。固定阵地定期设立“居民议事室”“小板凳议事会”等,每月定期召开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物业服务企业、物管会、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聚焦共性难题进行专题商议。线上平台即时议充分利用社区微信群、朋友圈,开设“物业直通车”“诉求反馈”专栏,居民可随时随地上报问题、提出建议,实现“指尖上的议事”。移动阵地灵活议针对特定、紧急问题,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家、物管会成员主动“下沉”,在小区广场、楼道门口等场所召开“现场办公会”,“面对面”听取意见,快速响应。通过灵活多样的议事形式,让居民的意见“说得出”、诉求“有人听”、建议“被采纳”,使决策更贴民心、更符实际。
盘活内外“资源力量”,构建协同共治“新格局”
聚焦“有人管事”,构建立体化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党工委协调议事机制作用,推动各项工作高效有力开展。增强社区“大党委”统筹,选派55名街道联系社区干部驻点小区,将党组织下沉一线建到小区,规范建强小区党支部活动阵地。街道深知治理不能“唱独角戏”。一方面,积极发掘和动员社区内的党员、楼组长、热心居民等力量,组建了“三红”(红先锋、红管家、红袖章)、巾帼等32支志愿服务队,引导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大专院校、辖区商户企业等外部资源,引入法律、教育、医疗等专业服务,共同解决社区治理中的专业难题。通过整合内外资源,形成了“社区牵头、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显著增强了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
浸润社区“和谐文化”,增强情感认同“新共鸣”
社区注重以文化活动和暖心服务滋养社区“软环境”。文化阵地强根基,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以“全龄共享文化服务”为着力点,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大学、公共文化空间打造集阅读授课、文化传播、非遗传承于一体的文化服务平台,满足不同年龄段居民多元化需求。聚焦群众所需,整合辖区优质资源下沉社区,积极联合“双报到”单位开展“夏日送清凉”“送戏下乡”、爱心义剪、义诊、政策宣讲等便民活动,解决群众实际需求,实现便民服务提升。同时,重点关注老年人、困难群体等,通过结对帮扶、节日慰问、上门服务等方式传递社区关怀。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社区氛围,有效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了大家维护社区和谐、参与社区建设的内在动力。
下一步,江口街道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讯员 唐礼志)
来源:中安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