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芜湖市召开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了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芜湖市长江干流水质长期稳定保持I类,37个国、省、市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10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城市黑臭水体全面进入“长制久清”阶段。
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方面,芜湖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方大伟介绍,全市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化工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污染治理等“4+1”工程。具体措施包括:完善污水管网123.34公里,在线运营污水处理厂9座、总规模90万吨/日;完成10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纳管评估;建设市级绿色防控示范区46个,完成水产养殖尾水治理面积8200亩;建成长江安徽段首座船舶污染物智慧处置码头,污染物接收闭环率达100%。
美丽河湖建设方面,全市纳入建设范围的河流共10条,其中国家级8条,省级2条。目前已梳理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类项目4个,流域水污染治理类项目15个,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类项目25个,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等2.3亿元。
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市新建水质自动监测微站5个、移用站点5个,结合现有站点8个,实现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2024年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专项巡查,发现问题20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全市10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均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完成一轮桌面推演及应急演练。
农村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累计完成36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56%,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97.8%,无为市、弋江区成功申报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
下一步,芜湖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水平,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省域副中心绿色人民城市。(李冯源)
来源: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