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都市生活刊 > 正文

湖北乡村医生“刘一针”, 差点命伤痛风尿毒症上

时间:2025-10-21 18:42:08

  湖北黄冈地区英山县有一个乡镇,这个镇上有一位乡村名医,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今年刚64岁。当地人称其为“刘一针”,靠一根银针行医乡村近40年,为数万人解除了病痛,在当地小有名气。

  刘一针有个特别的爱好:喜欢喝酒。每天三餐必饮一杯,每杯大约二到三两左右,下酒菜多为猪肝、肥肠、海虾等,还喜欢喝湖北名汤:排骨藕汤。刘一针的日子过的很是滋润,但是长年累月的这种饮食习惯,让他的身体终于不堪重负。在他53岁正当事业巅峰的时候,他得了被称为“天下第二痛”的痛风病。其实,懂医的刘一针早就意识到,自己多年的饮食习惯肯定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但是,对美食的享受心理超过了对未来疾病缠身的恐惧。终于,痛风高尿酸血症的突袭让他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刘一针也在积极的自救,可是多年的尿酸盐沉积,对血管内壁、肾脏组织、手脚关节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绝非那么轻易的被修复。他的病情曾一度发展到痛风性尿毒症早期,生命危危可及,后被家人送到武汉协和医院救治,住院两个多月,花费了5万多元,才保住了性命,身体逐渐的恢复了正常。

  刘一针的这场生死历程,给那些正被痛风折磨的人们,敲响了警钟:重视痛风高尿酸血症,积极治疗,有效干预,控制好尿酸,把痛风扼杀在萌芽之中。

  痛风号称“不死的癌症”,(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现在因痛风性肾病引起的尿毒症而导致的死亡人数每年都在上升)。治疗痛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治疗痛风的关键在于控制好尿酸水平。如果尿酸控制不住,痛风就会反复的发作,对身体的摧残是一次次加重,严重者会落下残疾,甚者失去生命。

  为了拯救更多痛风患者,今天刘一针把他总结的痛风慢性期的5个治疗误区发布出来,让他们避免再踩同样的坑。

  误区一:治疗不彻底,半途而废

  这种情况很是常见。好多病人在痛风急性发作期时,哭天抢地四处求医问药,专家的一句话犹如圣旨,200%完全执行。而一旦急性期过去,不痛不痒了,又像变了一个人,药也不吃了,吃喝照旧。痛风是一个终生代谢性疾病,痛风的治疗是一次持久战,部分患者因为漫长的治疗周期和反复的病情,逐渐失去了信心,最终放弃治疗。尽管痛风不能根治,但痛风不能不治,对痛风的干预是必须的。谁不听劝谁倒霉。

  误区二:滥用抗生素和激素

  痛风急性发作时剧痛难忍,为了快速止痛,一些患者甚至医生往往会使用激素或者抗生素去处理。然而,痛风急性发作并非细菌感染引发,抗生素治疗毫无作用。而激素可能会有些效果,但如果大量、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肝肾受损、血糖升高、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等诸多副作用。无异于饮鸩止渴,适得其反。

  误区三:不重视痛风结石的消除

  一般病史在十年以上的痛风患者,大多都会有痛风结石的存在。痛风久治不愈,血尿酸水平长期居高不下,尿酸盐结晶就会逐渐沉积在关节、血管内皮、肾脏组织上,如河道淤积的泥沙一样,日积月累,会形成坚硬的结石。如不及时去溶晶消除掉,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肾功能受损,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误区四:忽视并发症的危害

  痛风高尿酸血症不仅会造成关节、肾脏、心血管等部分的伤害,同时,高尿酸还会和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紧密相关,被统一称为“代谢综合征”。如果不重视这些并发症的治疗,小问题可能会酿成大麻烦,带给患者更大的伤害。

  误区五:对肝肾功能的修复不重视

  在长期服药治疗痛风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副作用。高尿酸本身就会损伤肝肾功能,而长期服药也会加重对肝肾功能的伤害。所以,应该不定期的检查肝肾功能,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增强肝肾的代谢能力,抑制尿酸的生成及加快尿酸的排泄,这样才能远离痛风。

  现在的刘一针身体早已恢复了正常,又重新穿上医生工作服,拿起了银针,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工作中。他除了坚持小剂量服降尿酸药外,在主治医生的推荐下,他增加了精准营养干预的配合。 从京东上购买了三个周期的精准营养干预配方益元三喜牌后生元多酚咖茶,在每天的餐后冲上一杯,可以抵消食物中高嘌呤对身体带来的尿酸冲击,并对尿酸健康稳定有很好的干预作用。后生元多酚咖茶的配方中,除了九味药食同源本草外,还特别添加了两种获国家发明专利的成分---咖啡多酚及复合益生菌后生元BCPB01,专利详情显示具有明确的改善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因为是食用级别,没有药物的副作用。该配方自今年7月份上市以来,已逐渐被广大的痛风高尿酸人群接受并购买饮用,获得一致好评!

  重视高尿酸,就是关爱自己的健康,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生活才更有意义!


来源: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