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潘村司法所接收了一名特殊安置帮教对象。该对象为50余岁男性,具有多次犯罪前科和监禁经历,被评估为重新违法犯罪高风险人员。其面临年龄偏大、身体健康状况恶化、无子女、无社会支持系统等多重困境,生存状况堪忧,社会融入难度极大。针对这一特殊情况,司法所采取了三管齐下的精准帮扶措施:
坚持建档评估与心理疏导并重,筑牢帮扶基础。司法所在接收当日即建立“一人一档”专项卷宗,系统收录其犯罪史、健康状态、社会关系等关键信息,同步开展专业心理疏导。通过走访和情绪疏导,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逐步重建社会连接。
强化部门联动落实社会保障,解决基本需求。司法所联合村委会、潘村镇民政部门开展快速社会调查与评估,依据相关政策规定,成功为其申办临时救助并协助办理最低生活保障,构筑起基本生活安全网,切实解决生存危机。
实施精准就业安置方案,阻断犯罪根源。经综合研判,确定其既往犯罪行为主要源于缺乏合法稳定经济来源。为此,司法所积极协调镇政府召开专题联席会议,共同制定就业帮扶方案。根据其身体状况和本地岗位实际,最终精准匹配并落实环卫工作岗位,实现“安其身、暖其心、稳其行”的帮扶目标。
通过构建“建档评估-社会保障-就业安置”三位一体帮扶体系,潘村司法所生动诠释了“法律的守护在于预防”的法治理念。这一创新实践通过多维度帮扶措施,既彰显了司法温度,又从根本上消弭了犯罪诱因,为破解安置帮教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基层经验,展现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朱燕)
来源:中安在线